他們集聚在一起交換著自己的意見,并迅速的評估利弊。
“某當然是支持霍大將軍。”
“老朽也是,如今之政輕本重末,搞得民間民不聊生,自然要糾正過來。”
一番談論下來,支持桑弘羊的竟然寥寥無幾。
二月,鹽鐵會議正式拉開了序幕。
“諸公,本次鹽鐵會議主要討論,鹽、鐵和酒日后是為官營,還是要恢復到文帝時期的政策,讓利于民,修養生息”丞相田千秋宣布會議開始。
漢昭帝只在開幕的時候出席了,之后偶爾旁聽,唯有桑弘羊以及御史、丞相等忠誠和這些賢良文學們每次都必到。
霍光親臨的次數也不多,他和桑弘羊各坐一席,面對面,但兩人之間之間似乎勢如水火,劍拔弩張。
辯論的重心放在了桑弘羊和賢良文學兩方。
后來有統計,桑弘羊總共發言一百一十四次,而其他如御史等人只發言十幾次,可謂舌戰群雄。
這場長達五個月的辯論,精彩極了,一開始還只是討論鹽鐵酒要不要專營,而發展到后面簡直成為了總結漢武帝一代政治得失的會議。
從經濟政策到軍事收獲,再到外交關系,還有治國理念甚至古今關系,等等等等。
變成了,漢武帝時期的政策要不要延續要不要恢復成文帝時期的政策
漢武帝和桑弘羊都有些如釋重負。
還好,還好,不是死在朕手上,而且朕應該臨死還都挺信任他,也算是君臣相得,有了善終劉徹。
還好,還好,并不是陛下猜疑然后殺了我,反倒我活得還比陛下要久桑弘羊。
不過,劉徹又生出一些不爽。
怎么回事居然到兒子那一輩,還要來總結朕的得失
而且還要恢復成先帝時期的政策,這簡直簡直是對朕的全盤否定
朕難道不算是千古一帝,武功卓著嗎
劉徹生出了一些些火氣。
也不知道繼位的是自己哪個兒子
“霍光啊”
dquo”
劉徹琢磨著仙畫的用詞。
霍光和桑弘羊有理念分歧,但似乎也是忠于了自己的遺詔和晚年的理念,應該也是個人才,可以用
桑弘羊感動過后,倒是有些凝重,看起來自己和這霍光之后似乎很不對付啊
唐朝。
李世民也在和群臣討論西漢的這一對著名君臣。
“按照仙畫的說法,鹽鐵之議本質上其實是階層之爭。桑弘羊觸動了地方豪紳的利益,肯定會遭到大規模的反擊。”
“漢武帝在世的時候,尚且能壓下這些爭議。但他不在了,自然反撲就開始了。”
臣子們的討論他都聽到了耳里,并且表示同意。
他對身邊的李治說“可到了晚年,漢武帝卻未必還支持桑弘羊的理念。”
李治有些驚訝“您的意思是”
李世民輕聲道“漢武帝下輪臺詔,認為自己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覺得需要輕徭役,休養生息。那時候,其實他就有了退卻之意。”
天上的雄鷹,依然會有老的時候。
“這幾位托孤大臣,除了霍光和桑弘羊之外,其余的或沒有實權,或本就懦弱。所以矛盾就集中在了霍光和桑弘羊之間。”
李治恍然大悟“漢武帝本想要兩人互相制衡,避免一家獨大。”
實際上,桑弘羊在漢武帝晚年時已經圣寵大不如前,他被任命為托孤大臣,恐怕更多是因為漢武帝不放心霍光。
李世民悠然嘆一聲“可惜,最后還是走到了兩虎相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