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討厭邱肅明,他也恨不得讓邱肅明早點完蛋。
前段時間孟昔昂上躥下跳、各種上札子的時候,就是他暗中擋住了御史中丞的報復,但他并沒有聲援孟昔昂,畢竟那時候,還是他們孟家自己的事,他可不想替孟家人辦事。
今日不同了,導火索出現,孟昔昂雖然還是因著私心才這樣做,可他確確實實,是在為百姓說話。
姜放神情不變,不過,他確實挺佩服孟昔昂的。
竟然能想到以這個角度來勸說皇帝,沒錯,一味的控訴三司使根本沒用,還是得從陛下在意的點上下手。
姜放也有了一些靈感,看著孟昔昂,他也不像之前那么敬而遠之了,還拿出教學生一樣的態度,給他指點了一番,孟昔昂還是很虛心的,全都認認真真記下,只是有一點,姜放讓他把好官不信、奸臣當兒子那句話去掉,因為這話指向性太高,也太真實,容易引起皇帝的遷怒,可孟昔昂聽了以后,卻沒答應,只是把這句話改了改。
改成了好官死得冤,奸臣笑得歡。
姜放“”還押韻上了。
他不理解,
直接去掉不就行了嗎,反正例子夠多,非留著這句,不怕成禍患么。
可孟昔昂十分堅持,雖說,他自己也不理解,但這是他弟弟拜托他的,要他無論如何,都要加上這句話。
總之,這兩人嘀嘀咕咕,又是一番改正,然后,就把自己的札子遞了上去,孟昔昂一份,姜放一份。
所有書札,都是先送到右相這來的,閆相公本身就等著呢,他身邊的小廝跟演劇目似的,一會兒一跑進來。
“老爺,孟參政和張尚書打起來了”
“老爺,滿大街都傳開了,大家看三司使就跟看猴一樣呢”
“老爺,三司使去太師府了”
“老爺,甘太師進宮了”
聽到最后一句的時候,閆順英正在看姜放和孟昔昂的札子,孟昔昂下場閆順英不覺得意外,他意外的是,姜放居然也加入進來了。
不過,轉念一想,好像也不是那么令人意外。
姜放是司徒桓罩著的,此人一根筋,好惡分明,當年也是一枝獨秀,才華橫溢,但因為不夠圓滑,且痛恨奸佞,始終都得不到太好的待遇,他能升到從二品,成為御史大夫,一是御史這個職位,實在沒油水可撈,二是,司徒桓保著他,一力的舉薦他。
和閆順英不同,司徒相公的門生,那都是真正的門生,忠誠和感情,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閆相公盯著姜放的筆跡,啪的一拍桌子,哈哈大笑起來。
看得下面的幾位先生,均是一頭霧水。
他們不懂,但沒關系,閆相公自己懂就行了。
札子未遞到天壽帝那里,甘太師也剛剛才進宮,這事雖然鬧出來了,但是還沒鬧大。旁人或許聽過笑過,也就完了,不覺得能鬧出什么結果來,可閆相公身居高位,他習慣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他說,這就是個天大的好機會。
引子已然出現,又有孟家和姜放這幾個頭鐵的死咬著不撒嘴,此時的天平看起來晃晃悠悠,卻還是穩的,但前提是,不能再有砝碼加進來了。
此時不加入進去,還待何時
三司使倒下了,那三司使的位置可就空出來了,換成他自己的人,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