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白起,白起也不是外人,別看他是秦國本地人,但事實上,他是羋姓之后,他的祖上是楚平王之子太子健的兒子「王孫勝」,因被封為「白公」故而又稱「白公勝」,成為羋姓白氏的祖先。
因父親楚太子健遭楚國臣子費無忌陷害,失去了繼承王位的機會,白公勝后來起兵叛亂,試圖從楚惠王熊章手中奪取楚國君主的位置,可惜起事失敗,白公勝死于亂軍之中,而他的子孫,則因為恐懼遭到牽連而逃到秦國居住,即白起的祖先。
這也是穰侯魏冉從一開始就對白起另眼相看的原因,即彼此都是羋姓之后。
當然,除了這一點外,更主要的還是因為魏冉看重白起的才華。
總的來說,以宣太后、穰侯魏冉為首的羋姓貴胄,雖然現如今在秦國權勢滔天,但他們也并非沒有政敵,他們最大的威脅,即秦國的嬴姓一族。
比如此前秦國的名將樗里疾,即嬴疾,此人就是魏冉都要忌憚三分。
不過自從嬴疾因病故去之后,嬴姓一族就幾乎沒有什么頂梁之柱了,這也是以宣太后、穰侯魏冉為首的羋姓國戚逐漸掌控秦國權利的原因。
毫不夸張地說,現如今在秦國,宣太后的影響力與穰侯魏冉的權勢,兩者相加的威力甚至要在秦王嬴稷之上。
“不用管他。”
見白起看向向壽的目光中帶著幾分歉意,魏冉擺擺手說道:“他被暴鳶、犀武嚇破了膽,還指望他能打贏這場仗么?”
“喂喂喂……”向壽聞言故作憤然地說道:“你這么說就太過分了,假如只是力爭不敗的話,我也可以辦到的。”
“那假如我希望戰勝對面的魏韓聯軍呢?”魏冉似笑非笑地看向向壽。
“呃……”向壽訕訕一笑,不再說話了。
這也難怪,畢竟韓國與東周兩國的聯軍就有十一萬,再加上魏國派來的援軍十八萬,此時對面的魏、韓、東周三國聯軍,總兵力堪堪達到三十萬,而他秦軍才多少?十三萬而已,連一半都不到,向壽哪有什么自信能擊敗這支聯軍?
“哼!”
玩味地輕哼一聲,魏冉轉頭看向白起,見后者滿臉凝重之色,他笑著寬慰道:“不用在意我方才的話。……白起,此番我在大王面前舉薦你為帥,只是因為我知道向壽那家伙肯定沒辦法擊敗暴鳶與公孫喜。但你不同,我對你有很大的期待。不過,你也不必過多壓力,在對面三十萬聯軍面前,只要你能守住新城,便是大功一件,在此之上,若你能重創魏韓兩軍,那自功上有功,我會親自在大王面前為你表功!”
“多謝穰侯提攜,在下感激不盡!”
白起恭敬地抱拳說道。
面對魏冉,白起非常恭敬,畢竟,別看他是楚國的公族后裔,可傳承到他這一帶,他在秦國基本上也與平民無異,若非是投靠了魏冉且得到后者的賞識,他白起憑什么在去年攻打韓國新城之前就受封「左庶長」之職?
試問秦國的左庶長是什么檔次的官爵?
放在其余國家就是「下卿」、「小司馬」級別。
小司馬,顧名思義即是大司馬的佐官。
也就是說,白起在他沒有參加任何一場戰爭、沒有建立任何功勛的情況上,就得到了類比下卿、小司馬官職級別的左庶長職務,可想而知魏冉對他的提攜。
“好好帶兵。”
魏冉笑著拍了拍白起的肩膀,繼而轉頭對向壽說道:“向壽,你多幫襯幫襯白起。”
“我曉得。”向壽亦笑著揮了揮手,旋即問魏冉道:“你是即可返回咸陽,還是在軍中留幾日?”
魏冉想了想說道:“不留了,我還有事,需立刻返回咸陽……”
說白了,他此番他親自前來戰場前線傳達秦王嬴稷的王令,實則就是為了給白起站腳助威,讓秦軍中那些將領都明白一件事:即白起是他魏冉推薦的心腹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