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山間一片金光。
時至傍晚,燙金色的霞光灑滿山顛,將整座山峰染成了金色,仿佛給這座山披上了一層金色的戰袍,顯得格外威武。光芒透過云層的縫隙,仿佛是天界的梯子,直通云端。
山巔之上,各類樹木在微風中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似乎是在竊竊私語些什么。山石被日光鑲上了金邊,每一塊石頭都變得生動起來,仿佛隨時會有一只猴子從石縫中蹦出。
好家伙,這里的風景,真是沒得說啊。要是放在現實世界中略微開發一下,那絕對是老天爺賞飯吃的絕佳旅游場所。
許伯安又尋了片刻,很快便找到了陳詩詩和燕小九的身影。
山路崎嶇,卻也難不住燕小九這個身懷高超武藝的精壯小伙兒,遇到難走的路時,燕小九三兩下便能趟平,然后再攙著陳詩詩走過。
而在兩人身后不遠處的地方,許伯安便找到了自己剛才顯圣的那座破舊廟宇。
那是一座大約只有十多平米的山間小廟,對比于人群生活區那些動輒上百平米的廟宇,這座小廟的確是有些太過于微小。
這地方甚至小到沒有院墻,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小屋子,就這么單薄的矗立在山澗。
但是要知道這地方可是人跡罕至的山巒之中,能有這么一座廟宇,連許伯安都覺得震驚。
這座廟宇由石頭和黃泥堆砌而成,這可能已經是廟宇修筑之時能夠找到的最合適的建筑材料了,從筆直平整的廟墻上可以看出當時工匠的用心。
只是此時此刻,可能是因為干旱的緣故,廟宇的外墻已經有些龜裂的痕跡,石縫間沒有絲毫青苔的蹤跡,只有零散的幾叢頑強的雜草在裂縫中掙扎求生,為這孤寂的廟宇增添了幾分生命的跡象。
廟門也因為風吹日曬而顯得更為陳舊,門環上的鐵銹見證了不知道多少個季節的更迭,剛才陳詩詩燕小九姐弟倆推開房門的時候,許伯安還記著那一陣刺耳的金屬摩擦聲,那是時間在這里刻下的獨特印記。
屋頂的瓦片大多已殘破不全,許伯安能夠掙脫廟宇建筑的束縛將視線放出來也正得益于此。
在前方屋頂的屋檐下,懸掛著一個開裂的木匾,在風吹日曬的侵蝕下,木匾的四個邊角都已經有些不規則的變形了,但是木匾上的字還算清晰。
許伯安仔細辯解,很快便分辨出上面的幾個大字是“金霞頂山神之廟”。
在破舊大門兩側的墻壁上,還懸掛著兩副木質牌匾,一樣雕刻著字跡,“山巒疊翠藏神跡,古廟幽靜映天光;林間鳥語傳佳話,神恩浩蕩潤人間”。
許伯安一邊一字一句的念叨著這幅對聯,一邊聯想著這座名叫金霞頂的山當初郁郁蔥蔥的模樣。
這些年的旱災,對這里的影響還真是大啊。
放眼望去,雖然依然是樹木無數,但卻怎么也顯示不出郁郁蔥蔥的模樣了。
不過即便如此,這地方所展現出來的風景,也是足以讓許伯安震撼的。
這一會兒的功夫,許伯安忽然就想起了那句“一覽眾山小”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