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編著編著,他發現不行,施展不開。
“老師,上級要的教材編寫任務,我能不編一本,而是編一套教材嗎”宋河發消息問。
“一套教材什么意思你不會要連出好幾本組成一個系列吧”相曉桐回復。
“單本的話內容確實太稀薄,我想出上幾本組成一整套。”宋河解釋,“我盡量壓縮成上下兩冊,實在不行就上中下三冊,還不行就搞個四五本。”
“應該不行吧我幫你問問。”相曉桐道。
宋河等了半小時,消息來了。
“建議你試著編兩個版本,一個單本,一個套裝,同時遞交院士會議送審,最后哪個能過就用哪個,不能過的另一個版本可以走其他途徑賣。”相曉桐回復。
宋河有點頭疼,但貌似沒有更好的辦法,“好,那老師我兩手準備。”
“我這邊忙,沒精力幫你把關,這回只能靠你自己了。”相曉桐回復,“編教材對你來說難度太大,它不是考驗你對前沿科技的掌握,而是考驗教學能力,你只當過半年老師,做好失敗的準備。”
“明白,失敗了我就自己聯系出版社印出來,給我的學生用。”宋河回復。
嘴上是這么說,但他信心很足,失敗是不可能失敗的,相老師其實走入了一個誤區,世界上最會編教材的人并不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有一種人編教材的能力更強,那就是自學成才者
巧了,在自學成才這方面,宋河絕對功力深厚
他知道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學生,需要從什么角度學起效率最高,也知道什么樣的課后題能拳拳到肉刀刀見血,真正考驗學生的學業水平
春節前五天,通知來了
宋河出的期末卷通過院士會議驗收,而且是高分通過,獲得一致好評
整個前沿科技大學,進入教材編寫隊伍的講師不多,區區26位,平均每個學院只有一兩個。生物領域只有兩個講師成功進入編寫隊伍,一個宋河,一個生工的庾才藝。
很快,宋河被拉進一個群聊。
生物領域教科書計劃交流群
進群之后先是全員禁言,天南海北的高校教師和學術大牛成群結隊地涌進來,大家基本都互相認識,或者久仰大名,如果不禁言的話,肯定群消息會熱鬧地像放鞭炮。
很快,群人數升到490人,停下了。
眾神云集
群主是侯院士,農科領域的大神,擅長提高各種瓜果梨桃的產量,每隔幾年他育種的新水果都會橫掃亞洲市場。
人到齊了,侯院士跳出來說話,宣布重要內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