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韶華,方才你在看書經,是也不是”
徐韶華點了點頭
“先生說的是,詩三百我已經盡數記下,閑暇之時預習一二旁的經書也起應該的。”
徐韶華說的坦然,文先生看著他的眼神卻有些復雜
“是嗎那不知書經你預習的如何了”
徐韶華思索了一下,還算謙虛的回答道
“背誦不成問題。”
文先生沉默了一下,眸子里情緒翻騰,語氣中的激動有些壓抑不住
“果真,那吾要考校你一二”
“但憑先生吩咐。”
徐韶華垂首聽題,文先生也并未留情,只是語速飛快的提問,徐韶華亦是對答如流,等到最后文先生眼中的激賞之色終于不再掩飾
“好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徐韶華,你告訴我,你如今到底記下幾本經書了”
“回先生,不過是詩禮書三本罷了。”
徐韶華如是回答著,可實則是其余兩本放眼乙班,一時借閱不到罷了。
禮是自己家的,書是即將學習的,徐韶華都在考慮要不要等休假的時候去城里的書局讀一讀其他的書了。
文先生聽了徐韶華這話,思索了一下便明白了徐韶華的困境在何處,當下直接道
“既如此,吾那里的易經你且帶回去讀吧。”
文先生目光殷切的看著徐韶華,與平日里幾乎判若兩人,他又繼續補充道
“但,吾亦有要求。以后午飯時分,你用過午飯后便來吾的院子一趟,告知吾你背誦如何。”
文先生將自己的要求說了出來,可這要求遠比徐韶華原本打算去城里書局看書的念頭輕松多了,徐韶華更是驚訝非常,但文先生的話直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他毫不猶豫的點了頭。
“是,先生”
隨后,文先生又詢問了一下徐韶華的背書速度,得知徐韶華只需要讀過三遍便可以倒背如流,他眼中閃過一抹復雜的神色,隨后又勉勵了徐韶華幾句,這才讓他離開了。
當日,徐韶華和徐宥齊同時取得驕績且帶回厚厚一沓先生獎勵的紙張的消息讓徐遠志走在回家路上的腳步那叫一個健步如飛
齊哥兒是打三歲就跟著自己認字,性子穩,坐的住,全家這才決定送齊哥兒入學,沒想到他小小年紀便是課室中的第三名。
可是,華哥兒不一樣啊
他打小雖生的好,卻不怎么愛搭理人,當初華哥兒上學堂家里是咬碎了牙才送來的
。
可是,這才多久啊,這孩子就是課室里的頭名了
想看折秋簪花的天才科舉路嗎請記住的域名
這說明什么
他老徐家天生就是出讀書人的
徐遠志高興的笑不攏嘴,一路走路帶風的回到了徐家,等徐家人知道了叔侄二人今日取得的優秀成績后,那叫一個高興。
林亞寧狠狠心,在今日的拌野菜里放了小半勺豬油,隨著“滋啦”一聲響起,空氣中散發出濃郁的香味,讓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咽了咽口水。
無他,現在的人們肚子里著實有些太缺油水了。
那半勺豬油,讓徐家人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飯。
就連徐韶華也覺得自己今日腹中都不似往常那般饑餓了。
等吃過了飯,徐遠志拿了一個小杌子坐在院里,手里明明端著沒滋沒味的白水,可他卻吸溜的津津有味。
可是,徐遠志喝著喝著,突然將目光放到正在修理木柜的徐易平身上,神色突然變得和藹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