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后,便是鎮元大仙與“三藏法師”二人論道講佛,期間也只有大圣一人偶爾能夠相論幾句,似八戒早已經是頭昏腦漲,小白龍勉力支撐,悟凈九道執念之靈,已經萎靡了八個
大圣依鎮元大仙所言,對照自己在藏經閣中觀瞧之經文,一時受益良多。
雖然佛道不同流,但理卻相通,便是有些相悖之處,也無什么大礙。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況是與鎮元子這等上古大仙論道
說是論道,或也可說是法海與悟空師徒倆的單方面請教。
后那鎮元大仙更是已經瞧出大圣背了藏經樓中許多典籍,也毫不在意。
反而對大圣指點愈發用心,絕無藏私。論到興起處,大圣甚至還會親自下場演練一番
等大圣暫時將心中疑慮詢問了一個七七八八,道謝后便去一旁尋了個角落盤坐下來,認真體悟。
法海又向鎮元大仙真情道謝“大仙傾情指點,小僧感激不盡,只恨無以為報”
“呵呵呵呵。”鎮元大仙笑著擺擺手“爾等皆為我三界后輩翹楚,貧道不過癡活了些時日,因此才多了幾分道行便是貧道這一身微末修為,難道是天生就有的么不也是得老師無私相傳,同輩論道而授”
“如今相見既是有緣,又加爾師徒好學,吾正有些小道,故此相傳又算什么大事”鎮元子笑道“爾成正果時,不也有貧道一功”
其實也是鎮元子觀他們師徒品行周正,這才肯無私相傳,尋常人物誰能有這般待遇
法海聽鎮元大仙一席話,才知何為地仙之祖的風采氣度。
心中難免腹誹,難道當真是自己以往眼光狹隘,因而眼中所見才盡皆罪孽
不。
這三界仙佛,若人人都似鎮元大仙與黎山老母這等高德前輩,若處處皆見觀音大士與地藏王菩薩這般慈悲人物又怎會生出這般多的業障
見“三藏”心中有所感悟,鎮元大仙也不打擾他,一直等他回神之后,才開口道“貧道見你袈裟不凡,正巧有一式神通似乎頗為相合,爾可愿一觀”
“是何神通”
“袖里乾坤。”
“請大仙賜教”
大袖一籠,天地頓時暗淡無光
因鎮元大仙待人如沐春風,再加上他們也是情投意合,這一住便是個五六日。也趁著這五莊觀靈氣充沛,好調理吸收了這人參果的精華。
期間鎮元大仙更是將自己得意神通傳授與了這唐三藏,助他一路降妖除魔。
對大圣他也時時提點,只把此前愚昧未明之處講得透徹才肯罷休,非但是大圣之前從藏經閣中背來的典籍,甚至將許多自身修行之真解傳授。
便是八戒、悟凈與敖烈三人,也是進步飛快,頗有一日千里之功效。
只是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今日法海終究是要告辭了。
“諸位,山高路遠,一途順風,期諸位早日到靈山,取真經,得正果。”鎮元子立于五莊觀之外,笑道“貧道就不遠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