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完成了開場,葉華的環顧全場,現場的迷妹們捕捉到葉華的視線,四目相對時雖然只是片刻時間,卻也很激動。
不少學生還是很佩服的,大佬就是大佬,雖然葉華的年齡和現場兩千來號人基本處在同一梯隊,但他在舞臺上氣定神閑,氣場十足,一言一行流暢之至。
更大的場面葉華也都司空見慣了,不過對于坐在觀眾席的大多數學生來說,即便現在這樣的場面,讓他們去臺上做演講也有點心虛膽怯,理工科的一般還都不那么善于這種活動。
“最近一周大家可能也知道,我去了一趟歐洲,在那邊天天做演講。不過今天在科大,我思來想去決定從海岸線集團去年被所謂聯合封殺事件作為拋磚引玉。”
現場很安靜,大家都望著葉華,后者繼續講道:
“回顧封殺事件,這件事情在國內外都引起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國內。可以看出來,從該事件以來,即便到了現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傾向于消極悲觀的態度,積累了很多的焦慮和擔心。”
“許多人焦慮我們國家在高科技戰爭中競爭失敗、焦慮我們國家的商品進不了發達國家的視窗,焦慮引進不了人才,焦慮引進不了技術了,還焦慮西方發達國家抱團并把我們一腳踹開不跟我們玩了,也焦慮華夏的技術體系被外國人孤立與外界不能相通了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由此引發很多人產生一個疑問,是不是我們太不謙虛了?不知天高地厚妄圖挑戰權威的西方尖端科學技術體系,結果引起了人家的注意,反手就招呼一套遏制套餐。”
“實際上每當提及國產技術,許多人的潛意識是嗤之以鼻,每當你宣布一個華夏的科技成果,許多人也潛意識的質疑造假或者干脆認為就是騙政府補貼的,我們海岸線集團稍微好一點,做出了一點成績,不過其他大部分國內的科技公司,他們可就沒這么好,尤其是網民對他們要求是相當苛刻。”
“那是不是說有無成果都不報道了?都不宣傳了?”
“這個問題對于許多科研機構和技術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巨糾結的問題,實際上我想要說的,不論是高校學院合還是科技公司,都應該堂堂正正的宣傳自己的學術成果或技術成果。”
“一二十年前你說低調、說韜光養晦沒問題,但現在你想韜也韜不住了,我們國家的塊頭這么發,現在全世界都盯著你,你還怎么韜?不是掩耳盜鈴騙自己嗎?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說,我們現在就算想低調,可實力不允許啊。”
“韜不住了!”
“其實外國人很不理解,說你們華夏人明明這么……外國人用ower這個詞,你們的力量很強大了還說自己不行,所以外國人很不理解,覺得你這個家伙不坦誠,怪怪的,外國人也有點疑神疑鬼了。”
“其實我們現在很強大了,這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外國人認識到了,尤其西方,但有意思的是有部分國人反而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身體肌肉已經練出來了,但是大腦思維,自信心可能沒跟上,所以外國人感覺你華夏人怪就怪在這個地方啊,哈哈~~”
“我認為現在非但韜不住了也不能韜,現在是吸納全球人才的最好時機,在今天的新時代背景下也有新思維觀念,我們國內的各大高校學院也好,各大科技公司也好,都應該要敢于敞開懷抱去擁抱大量的科學家回到國內。”
“時代永遠都在變化,不變的是如何去適應變化時代,如果還繼續想著韜光養晦,還想著深挖洞、廣積糧,抱著穩住別浪的心態,你肯定錯過時代。”
“我們是大國,超大型國家,人口十四五億,天生就是干大事的命,不該你扛旗的時候一定不要扛,該你扛的時候一定要扛,你現在還不去扛旗,不主去發出你的聲音,你就算有在龐大的宏偉計劃,但優秀的科學家們看不到也不知道你的訴求他肯定不會來。”
“事業是人做出來的,有了人才能做事,所以高校學院沒有必要低調,要加強開放合作,這樣才能把人才吸引過來,對于科研工作者也要敢于宣布成果,這樣才能讓人看到你的研究價值,整天捂著別人都不知道肯定不會支持你,資本當然不會支持你。”
“高校學院是人才戰略的制高點,我們海岸線已經敞開了自己的懷抱在全球范圍內接收這些科學家,對于科學事業我們毫不吝嗇,這次資助科大32個億以及今后更多的資助,我們希望能夠貢獻自己的一份資本的力量來促成基礎研究的井噴,推動技術應用的發展、科技文明的繁榮與進步。”
“謝謝大家。”
葉華全程都是脫稿演講,在最后的話音剛剛落下,多媒體大廳內響徹著久經不息的熱烈掌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