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盒子里的,不是什么名貴珠寶,也不是恐怖的惡作劇,里面有很多東西,而所有的東西,都是余笙極其熟悉而珍貴的。
里面幾乎都是兒童時的玩具,被整齊地放在左上角,余笙和宋瑾的童年很豐富,尤其是在蘇州的那段日子里,是她和宋瑾在一起的時光里,最無憂無慮的日子。
那時候的蘇州有一句話,文有瑾,武有笙,這文說的自然是宋瑾,這武就更不必說了,沒錯,就是余家三小姐余笙。
后來的余笙每次想起這句話,很想拉著傳出這句話的人去高中看看,看那個成日里在外邊打架的是他宋瑾還是余笙,宋瑾明擺著就是一個衣冠禽獸,而自己才是可憐的小白兔,怎么就被傳成了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士。
但那個時候,確實是余笙一直在欺負著和自己年紀相差無多的小孩子,有時候心情不好了,順便帶著年紀大自己兩三歲的都能一塊收拾去了。
余家曾經給她找過一個散打師傅,這與之前教自己的鋼琴老師不同,前面那個教鋼琴的有多么痛惜余笙,散打師傅就有多么贊嘆余笙。
不下十次在余父面前提起“若是余笙小姐有這個意愿,不如往后就跟了我,做我徒弟,我帶她走向世界的舞臺。”
那個師傅是散打界的泰斗,是余家專門從國外請過來的,對余笙的態度,那可就是把她當作心頭肉來對待。
其實那個時候,余笙算不上是欺凌弱小,而是和他們比賽掰手腕,大多數人看余笙只是一個瘦弱的小女孩,自然沒有什么戒備心,而是不屑地和自己比賽。
下場嘛,他們當然輸得特別慘,哭唧唧地把自己的寶物送給余笙,余笙樂滋滋地收著這些戰利品,擺在小臥室里的櫥子里面。
小宋瑾瞥了一眼,不屑地說道“用粗魯的行為換來的東西,從你文人的血液中,難道就沒有感受到其中的失敗嗎”
余笙冷嗤一聲,沒有和宋瑾理論,因為宋瑾這個人比自己更狠,他一般不會使用武力,他比較高級點,喜歡打心理戰,跟同歲的小屁孩講一個個的大道理和洗腦術。
神奇的事情,這些年幼無知的小鬼頭竟然真的信了宋瑾的洗腦,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自己收藏的零食送給宋瑾,而是沒有心不甘情不愿,而是恨不得把自己當作戰利品送給宋瑾的那種。
其中,宋瑾收到的戰利品就比余笙高檔多一點,什么小小機器人,又或者是一顆晶瑩剔透的玻璃珠子,余笙可喜歡那些東西了,一邊吃著宋瑾的戰利品,一邊討好地問他“小宋小宋,你瞧我房間里的東西是不是很漂亮很神奇要不這樣,我房間里所有的東西都歸你,你拿你這些戰利品來換。”
小宋瑾意味深長地看了余笙一眼“當真”
余笙拍著胸脯保證“絕對保真。”
那時候,余笙心思單純,壓根就沒有想到,宋瑾會把小余笙也當作那個房間里的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