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神情麻木,有的人神情放松。
終于不用再打了,他們也不用死了。
都尉王巖,帶著公孫度的尸體,跪在趙徽身前。
“遼東都尉王巖,愿降……”
噗!
趙徽手中不知道已經沾染了多少人血的陌刀,從王巖的脖子上劃過。
一顆頭顱飛了起來,然后落到地上,滾了幾圈。
即使死了,他的雙眼也是難以置信。
他不知道,為什么趙徽會殺他。
他殺公孫度,就是為了活命,如果都是死,他又何必殺公孫度。
不管是公孫度殺郡丞錢廣,還是都尉王巖殺公孫度,趙徽都看在眼里。
如果是趙徽大軍在雪狐山的時候,或者在趙徽兵臨城下的時候,王巖殺了公孫度,開成投降。
趙徽都不會殺他。
可是現在,王巖是在最后時刻,殺了公孫度投降,不僅想要活命,還想用殺公孫度的功勞,來換取自己在趙徽這里的地位。
趙徽不想忍。
趙徽相信,不僅是他想殺王巖。
在看到王巖頭顱飛起的那一刻,投降的一千士兵中,他們眼中并沒有恐懼,反而覺得大快人心。
他們不想死,但是并不意味,他們贊同殺了公孫度。
“王巖弒主,死不足惜,爾等無需擔憂。”
剩下這一千人,趙徽沒有殺他們。
“主公,公孫度的家人跑了。”周倉道。
公孫度還沒有喪心病狂到,要拉著自己的家人一起死。
在趙徽進城之后,他自己不想投降,但還是第一時間,就讓家人從另外的城門出去了。
“無妨,讓人將公孫度的尸體安葬吧。”
趙徽已經進入太守府。
今早攻城的士兵,已經在城內,敞開懷了吃。
廖化帶著兩千剛剛睡醒的士兵,開始維持城內的治安,安撫普通百姓,無需恐慌。
趙徽沒有在遼東多停留,第二天就帶著三萬大軍離開了。
周倉和管亥,被趙徽留在遼東城,趙徽只給了他們五千士兵。
不過雪狐山受傷的幾千士兵,趙徽也留給了周倉。
趙徽帶著的三萬大軍,都是沒怎么受傷的。
每個人攜帶了五天的食物,以最快的速度離開遼東。
從遼東到遼西,就算趙徽每天急行軍一百里,五天的食物遠遠不夠。
但是背越多的食物,行軍速度就越慢。
趙徽只讓每人帶足五天的食物,不夠的等到了昌黎郡,再向昌黎郡太守魯冰要。
公孫度已經被自己消滅,魯冰這個時候,只剩下一個選擇,那就是向趙徽臣服。
在趙徽攻打遼東城的時候,典韋張望也是終于帶著人馬,進入遼西郡。
公孫瓚在得知收到消息后,馬上就帶著大軍出發。
可是他還沒出常山郡,第二天就又收到消息。
剛剛進入遼西的“趙徽”又帶著大軍往回走了,又回到北平郡了。
是繼續出兵?
還是退兵?
雖然重新收集了一次情報,但是公孫瓚暫時,還是沒有發現趙徽已經在遼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