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自己到底能不能通過,他們沒有信心。
但是他們想拼一次。
他們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相對于那些沒有來的寒門子弟,這些已經來到薊城的三百人,更有魄力。
他們都是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
寒門子弟王強。
從小都很家人的話,在外人看來,他木訥寡言。從小到大都是屬于被人欺負的份。
但就是這樣一個老實人,在得知幽州要實行科舉,任何人都可以參加后,他向自己的父母,提出了他十多年來的第一個請求。
他跪在父母身前,被他的父親打了三鞭。
所有人都認為他太傻了,就算有科舉,他也不可能獲得前一百名,不可能被錄用,這一生,他都不可能成為官吏。
做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是他最好的選擇。
但就算挨了三鞭,他也沒有起來。
他的父親,手中的鞭子終究沒有再落下來。
即使家里非常困難,終究還是給他湊了一千錢。
用這一千錢,王強走了五百多里路,終于來到薊城。
一路上,他很少用身上的錢,要么挖野菜吃,要么就是乞討。
不然這一千錢,沒到薊城就都用光了。
對于趙徽典韋來說,有錢沒錢,真的沒有太大的區別。
就算身無分文,趙徽典韋也能長路跋涉千里。
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沒錢真的是寸步難行。
來到薊城,雖然官府安排了住處,但是王強每天吃的也只是最便宜的糜餅。
又干又硬,非常難下咽。
不過王強早已習慣,配著,一邊慢慢的吃著。
因為沒有錢買書,在家中的時候,他看的書很少。
他自己只買過一本,都不知到被他翻了多少遍。
其他的書,全是向別人借的。
但他身邊的人,幾乎都是窮人,就算借也借不到幾本。
本來以他的條件,這輩子都不可能看得懂書上的那些字。
但是他在八歲的時候,村子里來了一個老人。
在和其他小孩子一起玩耍的時候,王強被老人叫住,老人讓他幫忙去撿一點柴火。
王強見老人無依無靠,就點頭答應了。
等王強將柴火送到老人家中的時候,老人教他怎么寫自己的名字。
之后每天王強都會給老人送去柴火。
而老人每次也都會教王強認幾個字。
王強看起來木訥,可是記憶力非常好,每天都能記住老人教他的字。
而老人對王強也是越看越喜歡。
后面不在只是教王強認字,也教王強其他知識。
兩年前,老人去世了,并沒有告訴王強他的身份,只是希望王強日后能有所成就。
這也是王強在得知幽州施行科舉后,跪在父母面前,就算挨打,也一定要來。
對于老人,王強非常敬重。
來到薊城之后,王強終于可以看到更多的書籍。
三百寒門子弟,雖然都沒有什么錢,可是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兩本書。
王強用自己的書,和他們換著看。
這幾天,一直是如癡如醉。
短短幾天時間,王強的名字,就在寒門子弟中傳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