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為校尉,完全是因為他加入得早,在戰場上敢拼命,殺了幾十個人。
因為重情重義,身邊也跟了一批人。
而且黃巾軍,本就是叛賊,不像大漢的軍隊關系錯綜復雜。
黃巾軍中,每個人的關系都比較簡單。
誰有實力,就誰上,大家沒有背景關系,都在一個起跑線上。
王小虎殺了幾十個人,不管是不是運氣,十萬黃巾軍中,沒有幾個能做到。
他當上校尉,其他黃巾軍完全沒有意見。
但是現在,說話做主的不是張祭,也不是張望廖化。
而是徐晃。
徐晃不會抹去王小虎以前的功績,但是現在的他,顯然不適合做校尉。
除非是王小虎接來下的時間,能夠做出改變。
首先要學會認字。
將軍規軍紀牢記于心。
張小順道:“放心吧,不就是幾條軍規嗎,回去我就念給你聽。”
張小順也就多認幾個字。
他還真不一定能認全軍規軍紀那些字。
不過現在還是滿嘴答應王小虎。
兩人在軍中的關系很好。
張小順在黃巾軍,已經算是少有的讀書人了。
張小順殺的敵人沒有王小虎多,成為黃巾軍四年,一共就殺了十幾個敵人。
但就因為會認字,所以他也被提了上來。
王小虎他們,就和當初的黃巾軍渠帥差不多。
更多的是靠自己武力,而不是其他。
他們所率領的軍隊,也就只會一窩蜂的沖過去。
什么戰斗指揮,從來都不會有。
數十個校尉,有的人重視,有的人不在意。
不認為徐晃敢把他們怎么樣。
這么多校尉,如果沒有他們,徐晃根本無法統帥這十萬大軍。
他的命令,需要通過這些校尉,才能傳到下面士兵的耳中。
法不責眾!
這么多的校尉都一樣,他們到要看看徐晃,要怎么懲罰他們。
三天時間過得很快。
王小虎聽了張小順念了十幾遍的軍規軍紀。
然后他又對自己手中的一千士兵念了幾十遍。
雖然他在念的時候,都拿倒了。
但是念了上百遍,他也是將軍規軍紀都背了下來。
不過因為張小順識字不多,軍規軍紀上,有一些字沒有認出來,教王小虎的時候,他都是連蒙帶猜的。
所以王小虎念了幾十遍的軍規,和原本的有那么一點出入。
但不是太大問題,大概的意思都沒有錯。
王小虎知道自己笨,不夠聰明,但是他認真。
對于上級的命令,他從來都是放在第一位。
以前他也有念過軍規,但是并沒有重視。
以前他只記住幾點,不能搶百姓的東西,要聽從上級的命令。
不過這次,數十條紀律規范,他全都記下來。
同時他才知道,原來這兩年,在他自己都沒察覺的時候,他已經觸犯過那么多軍紀軍規。
如果真的按照軍紀來處罰他,他這個校尉都帽子,早就被摘掉了。
王小虎背下來了,他也要自己麾下的一千士兵,每個人都要背下來。
每天訓練休息的時候,王小虎就讓大家念軍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