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許攸已經打算,讓蔣奇做投石問路的石頭。
如果廖化是真心的,那么張郃在帶著大部隊沖進去。
如果廖化一直是在演戲,那么張郃在帶著人去營救蔣奇手中的五千士兵。
死傷不可避免,能救出來一點是一點。
對于張郃來說,用這五千人的命,來試探廖化的真假,還是可以接受。
畢竟是一方名將,張郃不是優柔寡斷,心慈手軟的人。
士兵的傷亡,在他眼中,只有值不值得,而不是能不能。
在張郃心中,每一次的戰斗,他都有一個判斷。
勝利的成果有多大,士兵的傷亡在什么程度。
獲得的利益,是不是大于付出的傷亡。
只要他認為是大于的,就算再大的傷亡,張郃也能接受。
他并不會因為傷亡太大,而感覺內疚。
之所以不想放棄蔣奇那五千人,是張郃覺得這些人跟著蔣奇送死,非常不值得。
所以他和許攸帶著大軍跟了過來。
這五千人就算是送死,也該有他們的作用。
而不是白白送死。
徐晃讓張望帶著幾隊人馬,在城墻上盯著。防備張郃偷襲。
而廖化,還是躲在自己的府邸中,沒有露面。
天色越來越暗。
張郃的兵馬,已經開始埋鍋造飯。
今天的天氣非常好,晚上的夜空,星光滿天。
磨盤大的月亮,也是高高掛在空中。
這種夜晚,正是最佳的偷襲時機。
天色太暗的話,敵我都難分辨,即使舉著火把,也很容易出現誤傷。
夜戰,并不是天色越黑越好。
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可以發起小規模的戰斗,但是絕對不適合發動大規模的偷襲。
晚上,蔣奇帶著他的五千人,從山林中走了出來。
這五千人,只是吃了一點隨身攜帶的干糧。
他知道張郃就在城下,但是他沒有和張郃會合。
蔣奇知道自己的罪責。
這次,他如果能夠打下東萊郡,什么事情都不會有。
反而會得到袁紹的封賞。
但是如果他沒能成功,等待他的就是張郃給他安的罪名。
張郃的大軍,駐扎在東萊西城墻下。
蔣奇則是帶著五千人,來到東城墻前。
東城門,正是廖化和張郃約定所在。
張郃已經決定將蔣奇當做投石問路的石子,他就不會堵住蔣奇的路。
在子時的時候,蔣奇在成為點起了火把。
而同時,張郃帶著兵馬,開始朝東城墻移動。
這次他帶來了五萬兵馬。
不過現在暫時只動了一萬人。
剩下的四萬人還是留在營寨內,時刻準備行動。
城內!
廖化也已經帶著王小虎張小順等人,出現在東城墻上。
這個計劃,他們謀劃了兩個月。
現在終于到時間了。
廖化也不知道張郃有沒有相信他。
城外的火把,或許只是故意騙他的。
常山的戰斗,廖化雖然不在場,但是也知道經過。
他有些擔心,張郃也在騙他。
就像之前趙徽在常山城外,騙王家的人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