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徽出的條件,是田豐做不到的。
但是卻又給了一點希望。
用袁紹的性命來換一個州,確實不過分。
如趙徽說的,他也沒有趕盡殺絕,還是給袁紹留了一個魏郡,讓袁紹安身立命。
這讓田豐覺得,趙徽是有可能放袁紹回去。
田豐猶豫了一下,道:“這不是我能決定的,還請州牧讓我向大公子請示一下,再回復州牧。”
雖然趙徽說不用談了,但是田豐卻不能把話說死。
至少讓自己有留在薊城的理由,同時后面也可以再來見趙徽。
趙徽道:“來人,先送田使者去驛館休息。”
田豐既然是使者,不管趙徽怎么想,該招待的還是要招待。
這個禮節,還是不能亂了。
趙徽的身份本就站不住腳,很多人都在找理由來打擊趙徽。
雖然趙徽不是很在意,可是對他的名聲總是會有影響。
會讓那些人才,對趙徽的判斷出現偏頗。
因此不會選擇投靠趙徽。
“田軍師,你難道真的要答應趙徽?”
回到驛館,公孫瓚見田豐給袁譚寫了書信于是問到。
這一趟出來,公孫瓚并不在意能不能救回袁紹。
在公孫瓚心中,更不希望袁紹回來。
他想要尋找機會離開,再重新開始。
他的目標還是趙徽。
如果田豐答應了趙徽,趙徽的實力無疑又要增加一大截。
這是公孫瓚不愿意看到的。
就現在趙徽雖然實力雄厚,可是袁家還有半個冀州,可以牽制趙徽。
公孫瓚不想看到趙徽實力增強。
雖然他敗了,但是公孫瓚知道,如果他想成事,還是要在幽州,而不是其他地方。
他熟悉幽州每一塊土地。熟悉這里的風土人情,他知道要如何才能統治這一塊地方。
在冀州的這幾年,他無所事事,可是他心中一直都在思考,一直都沒有放棄。
公孫瓚終于看清了自己。
就算他占據了冀州,他也守不住。
而幽州不一樣。
在幽州,就算他的行政不過關,也可以憑借手中的騎兵,控制這片大地,他也可以守住敵人的攻擊。
這次護送田豐來幽州,公孫瓚就沒準備再回冀州了。
不管袁紹有沒有救出來,他都要留在幽州。
公孫瓚也沒想馬上就從趙徽手里奪取幽州,但是他可以選一個地方先占著,哪怕只是一座城池也好。
田豐道:“這不是我能夠決定的,還是要看大公子,或許我們明天可以讓趙徽,讓我們和主公見上一面。”
雖然袁譚現在喊田豐為老師,但是田豐現在效忠的還是袁紹。
所以田豐想見一下袁紹,看看袁紹自己愿不愿意只保留一個魏郡,將冀州另外八郡全都送給趙徽。
一夜過去,第二天田豐就帶著公孫瓚,再次來求見趙徽。
“怎么,田使者已經有決定了?”趙徽道。
田豐搖頭道:“事關重大,不是在下能決定的,懇請州牧讓我先見一下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