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紹成為冀州牧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袁紹大勢已成。
放眼天下,能與之對抗的諸侯沒有幾個。
可是趙徽卻在幽州突然崛起,不斷打亂袁紹的布局。
袁紹幾次想要聯合匈奴針對趙徽,但是都被趙徽化解了。
趙徽的崛起,荀諶到現在,都沒有想明白。
趙徽的發展速度太快了。
如果趙徽也有袁紹這樣的身世,荀諶還可以理解。
可是趙徽沒有家族幫助,沒有人才投靠。
就這樣短短幾年,超越了袁紹,成為大漢如今數一數二的大諸侯。
而且袁紹和趙徽的戰爭,竟然是袁紹一直處于下風,最后袁紹自己更是成為趙徽的俘虜。
荀諶很清楚,就算是以袁紹的家世背景,袁紹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有之前的局面。
是和袁紹自己的能力,他的汗水分不開的。
可是和袁紹一比較,趙徽似乎不管哪一個方面,都比不上袁紹,但是趙徽發展的就是要比袁紹更快。
荀諶也算是看著趙徽袁紹一步一步發展過來。
看著原本比袁紹弱小的趙徽,一步一步超過袁紹。
趙徽手里的那些人才,到底是怎么來的?
一個普通人,為什么那些人愿意為趙徽效力?
如果將趙徽和袁紹的身份對調一下,袁紹是上谷郡太守,趙徽是渤海郡太守。
荀諶認為輸的最后還是袁紹。
這和趙徽袁紹占據的地盤沒有關系。
也和趙徽袁紹的身份沒有關系。
荀諶有種感覺,就算是把趙徽扔到匈奴的大草原,趙徽最后也會成功。
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
似乎趙徽很清楚大漢誰的能力強,似乎知道后面事情的發展,他總是可以在別人前面先走一步。
在張角被殺,黃巾軍失敗的時候,趙徽提前帶著黃巾軍的殘余力量走了。
這不算很奇怪,畢竟以當時的形勢,基本都能看出來黃巾軍已經不行了。
可是趙徽后面隱藏行蹤,躲藏在太行山中,暗中積聚力量,然后突然爆發,逼得上谷太守徐寬退位,將上谷郡太守拱手相讓。
像其他黃巾軍,在逃走之后,基本都是成為山賊。
而趙徽在太行山中,竟然隱匿了多年,在他成為上谷郡太守之前,竟然沒有人知道太行山北部,隱藏有這樣一支人馬。
似乎趙徽一直都知道,即使黃巾軍被平定了,日后天下還會大亂,而他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
雖然趙徽身份卑微,看起來無權無勢,可是荀諶觀察下來。
這一路走來,沒有哪一個諸侯有趙徽走的順暢。
雖然趙徽也經歷過很多次危難,但是最后這些危難都被化解了,而趙徽的實力也在不斷的加強中。
按照荀諶以前的設想,應該是袁紹才有這樣的發展。
袁紹從渤海郡太守,成為冀州牧,然后攻取青州并州,在奪取幽州。
之后再開始平定南邊的各個諸侯。
當初荀諶一直懷疑,趙徽背后是不是還有其他人支持。
可是到現在,以趙徽的勢力,如果趙徽身后真的有人支持,現在應該早就站出來摘走果實了。
因為以趙徽現在的勢力,他背后的人恐怕也已經無法控制趙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