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說了,三日后大軍出發。”
袁術并不想聽閻象給他分析該怎么做。
他不覺得自己的決定有問題。
呂布投靠以及聯姻,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呂布將擁立他稱帝。
這是袁術現在最大的愿望。
這一點他沒有和閻象等人說。
因為袁術知道,閻象必定會反對。
閻象現在只是給袁術分析,如果他說出稱帝的事情,閻象就是不只是在這里分析了,而是跪在地上,要袁術三思,想辦法阻止袁術。
“主公……”閻象還想再說。
但是袁術已經轉身離開了。
“哎……”
看著袁術離開,閻象只能空留一聲嘆息。
其他人看了閻象一眼,也就離開了。
楊弘拍了拍閻象的肩膀。
“走吧。”
他們和閻象不是一類人,但是這種情況他們已經見過無數次了。
也已經習以為常。
唯一不理解的是,原來那些喜歡反對袁術的人,都被袁術一腳踢開了。
但是袁術卻唯獨留下閻象。
若說得罪袁術,閻象比那些被袁術踢開的人,得罪的次數更多,也更嚴重。
但是每次雖然被閻象弄的很不高興,每次都要火冒三丈,袁術也處罰過閻象,但是每次罰的都很輕,閻象的地位始終都沒有動搖。
不是沒有人在袁術耳邊說過閻象的不是。
每一次閻象惹怒袁術的時候,都會有人向袁術進言,要處置閻象。
但是袁術不管有多么憤怒,在處理閻象的時候,總是高高舉起,然后輕輕放下。
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人再在袁術面前說閻象的不是了。
袁術雖然不喜歡別人反對自己。
但是他也清楚,他的手下中,必須要有一個會反對他的人。
袁術也明白,他的決定不可能每次都是對的。
需要有一個會反對的人,袁術才能更清晰的了解事情。
如果手下的人,全都是那些他說什么就是什么,都是溜須拍馬的人,袁術的勢力,又怎么可能一直不斷擴張,早就衰敗下去了。
閻象就是袁術有意留下來,給他提不同意見的人。
不過在稱帝這件事情上,袁術是勢在必行的。
他不要閻象反對,而是要閻象給人提出意見,給他拾遺補缺,讓他在稱帝的時候,可以做到萬無一失。
他沒有將呂布的書信公眾。
呂布在書信上除了說愿意擁立袁術稱帝外,也在言語中暗示袁術。
如果袁術不能及時出兵,呂布會他將會投降曹操或者劉備。
這是袁術最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呂布投降曹操,袁術將什么都得不到。
三天后,袁術親自率領五萬大軍,朝徐州出發了。
袁術大軍一動,一直留在壽春的曹劉探子,也是馬上撤走回去向他們的主子匯報。
曹操劉備收到消息后,兩人對于袁術這么快出兵,都有些意外。
但是不管袁術是什么目的,他們現在必須要加快速度了,他們需要在袁術到來前,擊敗呂布。
呂布也收到了消息。
他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呂布開始親自在城墻上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