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東進正式展開,載著數萬勇士的大船,浩浩蕩蕩的駛入江華灣,直奔相距一公里的對岸而去。
李中易負手立于船頭,迎著凜冽的寒風,意氣風發的吟道“王師東定日,功業初成時”
“好,妙啊,妙極了”隨行的周道中反應最快,李中易的話音剛落,他幾乎同時便贊嘆出聲。
周道中的馬屁,并未得到李中易的響應,李中易只是瞥了眼周道中,便邁步朝著帥艙走去。
周道中討了個沒趣,卻絲毫也不氣餒,仿佛尾巴一樣,緊跟著李中易進了帥艙。
李中易坐到椅子上,瞥了眼小尾巴似的周道中,又好氣又好笑的賞了個冷眼。
周道中當即意識到不對勁,趕忙拱手說“末將去舵艙盯著些,免得出紕漏。”隨即溜之大吉。
李中易暗暗搖頭不已,這周道中當初跟著他第一次征高麗的時候,多少還有些骨氣,如今,就怎么成了軟骨病患者呢
竹娘看出李中易的郁悶,不由捂住紅唇,嘻嘻笑道“爺,這位周老兄倒是個妙人,妾還是頭一遭遇見呢,以前啊,無論是誰,安敢在您的面前如此撒野”
李中易搖了搖頭,嘆息道“那周中平竟是個二皮臉的無賴之徒,唉,也算是個另類的存在了。”
竹娘奉了茶,見李中易的心情尚可,便陪坐在一旁,替他斟茶逗趣兒。
如今的李家軍,早已和往日不同,有了總參議司的存在,不說一軍之主將,便是李中易也已經從繁瑣的日常軍務之中脫了身。
毫不夸張的說,作戰計劃一經下達執行,如今的李家軍就仿佛一部異常精準的殺戮機器一般,必然會沿著固有的邏輯貫徹下去。
在這種趨勢之下,除了重大突發情況的臨機決斷之外,李中易基本上就可以作個甩手掌柜。
主將無能累死三軍,在如今的李家軍中,那已經是被拋棄的過去式了
在這個沒有快槍和火炮的冷兵器時代,除了游而不擊的后勤破襲戰之外,戰爭的形態其實都是可以被歸納和總結的。
例如,根據參議司總結出來的伏擊戰,大致有水攻、火攻、馬軍集群沖擊以及山谷伏擊等十幾種類型。
參議司根據不同的伏擊類型,將詳細的應對方法,記入講武堂的特種教材之中,每個等待晉升的入學軍官,都必須牢牢的記住。
依此類推,講武堂的課程除了伏擊戰外,尚有城市巷戰、野外浪戰、步軍對抗騎兵,騎兵沖擊步軍等諸多的具備實操性的案例教材。
在中國的歷史上,武將的培養,除了起于草莽的猛將依靠頻繁的實戰,在血水中自主積累作戰經驗之外,大多數情況下都必須依靠將門世家的家族力量,府州折家和麟州楊家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另外,將門世家需要靠本事升官發財,這就和靠手藝混飯吃的手工業者一樣,他們已經掌握的作戰經驗或是技術,絕對不會外傳,以免被旁人奪去了彌足珍貴的飯碗。
有句老話說的好,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這便是很多獨門手藝最終失傳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