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第一次征高麗的時候,為了將來更好的統治高麗人,專門命金子南編了一份小冊子,專門講述高麗國的政軍體系和經濟制度。
李勇在講武堂學習的時候,也跟著學了滿腦子的高麗知識,他曉得,高麗國的鷹揚軍為國主的近衛軍,其地位最高,其首領為上將軍,也稱為班主,即武班之長的意思
高麗的軍事體制是在高麗統一后,逐步削弱豪族兵權的過程中形成的。高麗的軍隊分為京軍和州縣軍兩部分,京軍屬于中央軍性質,其起源是王建的私兵和比較早就歸附王建的浿西豪族的軍隊,以及原弓裔首下的一部分軍隊。
在統一后三國時期,王建麾下的軍隊分為支天軍1萬人、馬軍1萬人,編為左綱,后改為左衛;補天軍1萬人、馬軍1萬人,編為右綱,后改為右衛。光宗11年改革中央軍制,將徇軍部改為軍部,內軍改為掌衛部,以便使兵權更多地集中到國主手中。到成宗時期經過一系列改革之后,于成宗9年設立左右軍營,到成宗14年形成六衛制度。
另外還有祐天軍1千人、天武軍1千人和桿天軍1千人,后來編為中軍。到顯宗時期,又將原來的侍衛軍性質的中軍改組為鷹揚軍和龍虎軍二軍。六衛二軍,就是高麗京軍的編制。
六衛二軍都歸重房統領。二軍都是侍衛軍,共分3領,鷹揚軍1領,龍虎軍2領。六衛分為42領,左右衛下有保勝10領,精勇3領;神虎衛下有保勝5領,精勇2領;興威衛下有保勝7領,精勇5領;金吾衛下有精勇6領,役領1領;千牛衛下有常領1領,海領1領;監門衛下有1領。241領大約為1000人。
六衛為戰斗兵,但左右衛、神虎衛、興威衛為京軍的主力,負責守衛開京,或出征、防戌。平時負責守衛開京,每年輪流防戌邊境重要地方。戰時編為中、前、后、左、右5軍,投入戰斗,所屬保勝為步兵,而精勇為馬軍。
金吾衛負責首都的治安,有警察的性質。千牛衛為侍從國主的儀仗隊。監門衛負責宮禁、城門。
六衛二軍各設上將軍正三品和大將軍從三品各1人,合計16名將軍聯合議事機構為重房,重房會議以鷹揚軍上將軍為長,所以被稱為班主。重房是武臣的最高機構,與文臣的最高議事機構都兵馬使后改為都堂相并列。但是因高麗標榜文治,所以重房的地位遠不及都堂。
各領設將軍正四品,將軍的議事機構為將軍房,將軍之下各設中郎將2人正五品。中郎將之下有郎將正六品5人左右,各領兵約200名。郎將也有其合議機關,稱郎將房。郎將之下設有正七品的別將,為郎將的副職,還有正八品的散員,輔佐郎將和別將,史書中還出現了散員房。軍人25名為1隊,設隊正,每50名為1伍,設校尉伍尉或尉,正九品,校尉也有校尉房以為合議機構。
隊正有時為中間階層的人所擔任,但是從校尉到上將軍,都應是武班才能擔任的官職,但是實際上并不盡然。六衛二軍的軍人也大多出身于軍班氏族,身分可以世襲。
李勇即使略微一想,都覺得異常之興奮,他原本只是以為,可以將眼前的高麗小娘子獻給李中易,討個口彩罷了。
蓋因李中易并不看重金銀等俗物,雖然出手大方賞賜頗豐,卻絕對不會無軍功,便提拔李勇的官職。
條令就是條令,即使李中易就是條令的批準者,他也絕不會朝令夕改,自己去破壞條令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所以,給主公獻美人兒,頂多讓李中易在心里記上一筆李勇的孝心罷了。
但是,如果李勇搶回來三十萬石糧食,這可就是實實在在的擴充補給之功,晉升一級別官職那是最起碼的待遇。
一直在后邊的錢書德,起初也并不在意高麗小娘子,有李勇去應付便足夠了。
可是,當高麗小娘子提到如此巨大的一筆糧食之后,錢書德立時來了興趣,他也拍馬來到前邊,混在人群之中,仔細的聽下文。
“將軍容稟,奴家必須見了貴上,才能說出那些糧食的下落。”高麗小娘子大著膽子賭了一把運氣。
這高麗小娘子的兩名婢女容貌已是上佳,美色當前,眼前的這些漢軍卻沒見有人動手動腳或是出言調戲,可見李中易帳下的軍規極嚴,應該是禁止騷擾婦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高麗小娘子已有無法徹底脫身的覺悟,只是她依然存了一絲僥幸,李中易的部下們很守規矩,李中易本人位高權重,身邊一定有不少美人吧
高麗小娘子出身高貴,她心知肚明,眼前的這些軍漢們,恐怕無法做主放她走吧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再說李中易這邊的情況。
李中易把黨項騎兵撒出去之后,只是派了一名路上俘虜的高麗地主,讓他帶了一封何大貝寫的親筆信,送去開京城中。
信的內容非常簡單,大致是天朝王師已至,王伷若是知趣,趕緊投降,尚有活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