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看出李勇的驚慌,卻只當沒看見似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眼前的這個黨項蠻子是個頗有些野心的家伙,必須時不時的敲打一番。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一直以來,李中易都很喜歡有想法的部下,實踐證明有野心的人,能力一般都比較強。
林子大了,啥鳥都有。
說實話,擅長拍馬屁,絕對是一種令人不可小覷的生存本領
被一般人所看不起的馬屁精們,他們雖然干不了實事,卻因擅長揣摩上意,并且舍得不要臉面,往往比一般人過得滋潤許多倍。
人活一世的追求,不外乎如下幾個字酒色財權氣,氣即面子
世界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舍不得孩子,套得著狼
只要付出,總有回報。當有人沒本事干大事,卻愿意把自己貶入塵埃之中,放棄了所謂的顏面和尊嚴,卻過得比很多人都強,這也是一種大本事,值得尊敬。
成王敗寇,誠如斯理
李中易三言兩語打發了李勇之后,他繼續背著手,在大營里面“閑逛”。
李云瀟肩上背著一只皮包,手里拿著碳筆和記事本,負責把沿途看到的,或是李中易感興趣的事情,一一記錄在案,此所謂巡營日記是也。
工夫不負有心人,做好每件小事,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必定會有質的飛躍
李中易自問他不是那種絕頂聰明之人,他尤其害怕因為時間久遠而忘記了以前的記憶,所以,他的所思所想都必須記下來。
隨著地位益高,權勢也越來越大,李中易做決策時候,也越來越謹慎小心,用如履薄兵來形容,沒有絲毫的夸張成分。
兵兇戰危,盡管有了總參議司的存在,最后拍板的依然是李中易。站在他如今的位置上,決策方面稍微有個閃失,很可能就是成千上萬條戰士的性命,不可不慎。
按照李家軍的土政策,不管是陣亡的將士,還是殘疾的老兵,均由李中易每月撥錢奉養,以徹底消除袍澤們的后顧之憂。
經過這么些年的實戰經驗,李中易已經看得很清楚只要不打敗仗,將士們的傷亡率其實比例很小。
不過日積月累下來,從長遠打算,就算是李中易富可敵,也漸漸感受到了財政方面的壓力。
財政壓力主要有三個部分,一是高昂的一次性撫恤金,二是每季度發給遺屬的生活費,更重要的則是撥款買良田。
陣亡的將士們,因為忠誠把性命都獻了出來,難道李中易能夠眼睜睜看著他們的遺屬,那些孤兒寡母餓肚子
李中易只要想到購買上等好田的龐大支出,便不禁有些牙疼,在撫恤金、生活費和良田之間,幾乎所有遺屬都會選擇要良田。
無論是現代社會,還是如今這眼目下,土地房子是啞巴兒子的觀念一直深入人們的骨髓,絕難改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