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軍紀森嚴、屹立如山的李家軍不同,在等待后隊出城市的過程中,高麗人的前隊軍心早已渙散。
除了充門面的門旗部隊之外,由于受不了長達幾個時辰的枯燥等候,各地趕來勤王的兵馬之中,隨意走動的,坐在地上吃東西的,扎堆聊天的,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有個色急的小土豪城主,竟然當眾豎起了帳篷,摟著搶來的美貌女子,白晝宣欲。
李家軍這邊發起攻擊之后,原本的高麗正統軍人很快就發現了,并且馬上的鳴鑼示警。
平時少訓練,戰時就看出了差別。受過正規訓練的高麗六衛兩軍,整隊的速度倒也不算太慢,至少大家都坐在原地聊天,起身握緊武器就可以參加戰斗。
只可惜,等待的時間實在太久了,勤王土豪們的耐心磨得差不多了,撒出去的兵馬再想快速集結起來,等于是收回潑出去的水一般,怎么可能呢
在軍號和軍旗的指揮下,李家軍的將士們如同潮水一般,以排山倒海勢,涌向數量多出十倍以上的高麗人。
面對來勢洶洶的李家軍,高麗人的正規軍們盡管也很害怕,他們畢竟知道軍法的厲害,只得硬著頭皮,挺槍迎敵。
八十余架回回炮,被裝載在改進過的奚車之上,每輛奚車由四匹上好的馱馬牽引。
炮營屬下的契丹奴隸們,在近衛軍的刺刀和皮鞭的驅趕下,齊聲喊著號子,催動負重的馱馬,緊隨著大部隊的腳步,奮力前進。
這種新式回回炮,由于投擲的是僅重一斤的瓦罐,整個炮架連底部的輪子一起,總重量只有三百余斤,已經基本達到了便攜性的要求。
王伷新任命的重房首領,鷹揚上將軍,名叫李思遠。李思遠的親妹妹,是高麗上一任任國主王昭身邊的貴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勉強算是國舅爺。
自從反正之后,李思遠因為親妹妹的關系,一直希望在擊敗了周賊之后,迎回王昭,奉其重登皇位。
然而,王伷的心思也很明確,他才是名正言順的大高麗國皇帝,就算王昭是他的親爹,也絕不允許。
所以,李思遠和王伷一直面和心不和,他們的共同目標,僅僅是擊敗李中易,然后就該開始鬧內訌了。
“快,快,拿把刀拿上”
“混蛋,你連槍都沒拿,亂跑什么”
“給老子攔住他,快攔住他”
“啊”有個高麗的土豪家兵試圖逃跑,被人一刀砍翻在地,慘叫聲倒進了血泊之中。
“我的馬,我的馬,快牽我的馬來”剛才還在帳篷里逍遙快活的土豪城主,抱起衣物就往外面跑,連腰帶都沒系上,簡直是丑態百出。
李家軍并沒有趁高麗人陣腳未穩的機會,立即發起沖鋒,依然保持著固有的節奏,跟隨著清脆的鼓點大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