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潢奇怪道“就算咱們是幼時好友,也有幾年不見了,趕上你赴任的時候找我做什么不會是想讓我在你手下做幕僚,你知道,我除了玩水什么都不會,而且我正要沿著黃河南下,去勘測那邊的水情,半點耽擱不得”
高士奇拿出隨身帶著的邸報,塞給他說道“我自然是深知你的,你看這一篇,因為黃河決堤皇上決定廣招治水人才,讓大家趕快赴京與新任治河總督靳輔大人共商智治河之策呢我一見到這份旨意,就知道是喂老兄你量身定做的,你這么多年勘測水情,為的是什么若是能實踐出來才是真正的有了用武之地呀”
陳潢已經將來一篇讀完,眼中異彩連連。高士奇怕這位好友錯過了此次機會,又說道“先謀個正經差事,你的勘測的事倒是可以放一放,等皇上何總都認可你的方略,還怕沒有機會勘測,恐怕你未來幾年都得睡在河堤上”
這話果然正中陳潢的下懷,毅然道“好我這就進京”
印在邸報上刊行各省的這個最高級的招聘啟事果然幫了靳輔的大忙,把他的好幫手陳潢成功送到他身邊。
陳潢一見面就對靳輔直陳自己的想法,說歷任河督空有治河之心卻無治河之術,只知清沙排淤,空耗千萬人力,百萬黃金,可是,汛期一到,立刻化為烏有。只會用這個大禹治水的老辦法,結果導致河床年年淤沙,越積越多,鬧到乘高四潰,不復歸河的局面,黃河肆虐于淮河、運河之間,堵塞漕運。
陳潢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沖沙”的想法,把河堤加固加高,使河道變窄,水勢一定增強,流速加快,不但新沙不至沉落,舊沙也能卷帶入海。河床必然越來越深,河道也一定愈來愈低,就不會有決堤之患。
康熙親自召見靳輔,靳輔呈給皇上的方案就是與陳潢以及新招收的一干手下人仔細推敲過的,反復推翻又重建的結果,已經形成了一套十分完整可行的方略。
康熙對他們的方略越聽越入耳,越聽越高興。
河務艱難任重事繁,又積重難返,河督換了一任又一任,無論清官、貪官都在這里翻船,早就成了康熙的心頭大患,如今出現與往日不同的治河方略,康熙也愿意試一試。
康熙又與靳輔敲定了每年的治河銀子以及總共所用的時間,就放靳輔帶著他親自選的那些屬官前去河督府赴任。
臨走之前康熙還送了他一張方子,名叫“水泥”的,讓他可以視河堤上的工程情況適當使用。
單聽“水泥”這個名字,靳輔就不會覺得這東西會適合修河堤,但是他知道康熙絕對不會跟他開玩笑,由于赴任緊急,他一直將那張紙捂在懷里,直到到了河督撫,眾人開始有條不紊的準備選決口的地方開始筑堤時,靳輔才讓人照著那張方子,把這水泥做出來。得到的結果,卻讓現場多少人都傻了眼
京城中,康熙接到公部尚書杰書親王遞上的折子――請求大批制造水泥,以做修路之用。康熙這才反應過來,前些天建寧總是往欽天監去找南懷仁,又是借用工部的地方,又是借用工部的材料和人力,折騰出來的這個東西恐怕是功用不小,怪不得一定要讓他給靳輔帶走。
作者有話要說親,明天的更新在晚上臨睡之前呦,不要早早的過來等nn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