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一個,兩個的話,他不介意殺人立威。可是,這人數太多,他就沒辦法了。
戰場控制權有多重要,他隆王自然是清楚的。而且,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些部族族長說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明軍斥候之精銳,他自然也是在城頭上看到過的。心中衡量之下,他便同意了這些部族族長的請求,派出他禁衛軍中的精銳去和明軍斥候爭奪戰場控制權。
然而,崇禎皇帝所帶來的軍隊,那是南征北戰鍛煉出來的軍隊,軍隊中的夜不收,更是和建虜探馬交手并最終能笑到最后的精銳。洞吾派出了所謂的精銳又如何,在阿瓦城附近的這片平原之地交戰,明軍夜不收打他隆王的禁衛軍精銳,還不是王者打鉆石而已
看著每日出去的手下,最終都是損兵折將而回。連續幾日之后,這傷亡就讓他隆王有點吃不消了。最終,他只好認了,就任由明軍夜不收在外線囂張。
對此,他沒聲張,各部族長只要他隆王不叫他們再派斥候出去,他們也就當看不見了。
不過雖然斥候戰失利,可洞吾軍隊在人數上幾乎是十倍于明軍的優勢,還是讓他們感覺打贏戰事還是有信心的。
放棄了爭奪斥候戰之后,他隆王便又用了新的招數,下令各部輪流出擊,用車輪戰消耗明軍的實力。
最先出戰的部族,是洞吾部族中實力較強的坤達部,兵力在一萬五千人左右。另外還有兩個部族,也出兵幫其掠陣,總兵力達到三萬人左右,幾乎就等于明軍的總兵力了。
城頭上,他隆王等人都在觀陣。
斥候戰畢竟不是型作戰,戰事能否勝利的關鍵,還在于這種常規作戰是否能贏得勝利。對于明軍的實力,雖然已經有預估,可所有人還是想親眼見到明軍的戰力到底在什么程度。
看著那么多人馬出城,洞吾這邊的膽氣就又上來了,或者說他們也不想墜了他們自己那邊的威風,紛紛點評了起來。
“看到沒有,坤達部不愧是我們洞吾部族中算強大的部族了,光軍隊都能拉出一萬五千人,而且坤達部族驍勇善戰,也是出了名的,看明軍那邊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肯定是全軍出擊啊要不然的話,這首戰要是輸了,士氣一受到影響,明軍一敗涂地的話,明國皇帝都要交代在這里了”
“其實啊,要我說,干脆我們就一擁而上算了,每個人撒泡尿,都能淹死明軍了”
“對,早打早回家”
“”
面對這些議論,他隆王聽在耳朵里,便淡淡地說道“如果你們是明國皇帝的話,我們全軍壓上,那敢出戰與否”
不說二十多萬大軍一起上,軍隊能否展開的問題。光是這數量上的威勢,就絕對能嚇得明軍壓根不敢出營交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