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吾這邊想得一點都沒錯,大明這邊既然知道云南這邊,包括洞吾都是有象兵的。那崇禎皇帝出征之時,又怎么可能沒有一點準備都沒有。
車營的火炮,是對付戰象的最好武器,不管多皮糙肉厚,都不可能擋住火炮的轟擊。另外,崇禎皇帝還準備了十把抬槍,用來備用的。
抬槍原本是滿清中后期的一種重型鳥槍,長1丈左右,重三十多斤。其結構與一般的兵丁鳥槍完全相同,但裝藥量、射程及殺傷威力遠遠大于兵丁鳥槍。發射時須兩人操縱,一人在前充當槍架,將槍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準發射。
這種抬槍,甚至在抗日戰爭的時候,還被搬出來打日本鬼子。不少電影電視劇中,都有這種武器的展示。崇禎皇帝當然見過,也讓兵仗局有打造過,如今正好拿來用上了。
“呯呯呯”
抬槍開火,聲音比起燧發槍要大了很多,效果自然也很明顯。
就見這支抬槍隊列的前面,正在奔跑中的九頭戰象忽然發出一聲悲鳴,跑了幾步之后,轟然倒地,連帶著背上的象兵也倒了一地,個別倒霉的,甚至被戰象身體給壓到了。
這個情況的突然發生,頓時讓洞吾這邊所有人都呆住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明軍竟然還準備了這樣的武器來對付戰象。以戰象的防護能力,壓根沒法抵擋啊
想到這個,其余剩下的戰象不由得都收住了腳步,不敢再沖鋒。
他隆王也是愣住了,剛剛有的笑容早就消失無蹤,一顆心一直沉向深淵。如果連他最王牌的戰象部隊都沒法對付明軍,那這一戰,豈不是沒有一點勝算了
想到這一戰失敗的后果,他隆王又怎么可能承受得住。回過神來,他忽然發現,明軍這種威力巨大的長槍一直沒有再出現,也沒有馬上發射。明軍軍卒正在手忙腳亂地裝填彈藥,倒是其余燧發槍兵還在繼續射擊。
看到這個情況,就猶如溺水中的人抓住了一個救命稻草,立刻振奮了起來,大聲下令道“趁著明軍還在裝填,給孤沖”
只要能及時沖過去,那這種威力巨大的火槍就沒什么卵用了
然而,剛才一下倒了九頭戰象,而不是一頭,兩頭戰象,這震懾力還是很大的。雖然象兵收到軍令,想要驅趕戰象,可那些戰象聽到“呯呯呯”的聲音連續不停,就有點畏懼不前。
如果再這么下去,明軍那邊裝填完了那種威力巨大的火槍,那是等著當靶子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他隆王知道如果錯過這個機會,戰象部隊連續遭受打擊,那就真得也會如同其他洞吾軍隊一般潰散了。
頓時,他的眼睛再次紅了起來。忽然一把抽出腰刀,推開身邊的象兵,一刀插在了戰象的屁股上。
戰象吃疼,猛然躥了出去。
在他隆王的咆哮下,象兵連忙控制戰象的方向,向明軍那邊沖了過去。與此同時,他隆王又對其他象兵大聲吼道“全都跟著孤,給孤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