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他們三人想著漠北三族那些頭領的無奈,不由得都哈哈大笑起來。
隨后,米脂縣縣令又詳細介紹了下歸化城那邊的情況。說榆林軍鎮的不少兵卒已經移駐歸化城,且聽消息說,估計這兩年,延綏巡撫的駐地,也要移到歸化城去了。另外,還會從榆林修一條路到歸化城。
不但陜北這邊,包括甘肅、山西等地的不少百姓,也紛紛跑去歸化城那邊。
如今那邊開荒種田和放牧相結合,熱火朝天的氣氛,遠比關內都要熱鬧多了。
李過聽著介紹,不由得很是意動,不由得心中有了打算。要不就去榆林找同樣榮歸故里的李定國,然后一起去歸化城那邊轉轉
心中這么想著,趁著天色還早,縣令又帶他們去了他們老房子所在。
李過的房子自然不會是什么好房子,平民區的茅草泥胚房而已,他們逃走造反之后,沒人打理,早就塌了。
后來陜西再也沒有匪患之后,當地的縣令就整頓縣容縣貌,稍微修繕了一下,免得破敗太難看。到了如今,接到旨意說李過要回來,就又修繕了一下。
如今的這條街道上,就沒有幾戶人家了,冷冷清清的。但縣尊領著李過一行人過來時,那人就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紛紛站在街道兩邊圍觀起來。
看著李過和李來亨有縣尊陪同,還有一隊親衛隨從,這些圍觀的人群就紛紛露出羨慕的眼神。等他們知道,是李過和李來亨衣錦還鄉之后,就紛紛羨慕地議論開了。
當然,沒有人不開眼去提李過他們當年造反的事情,而是都在說李過小時候的事情,或者干脆就是他們在遼東打建虜的傳聞等等。
反正話里話外就一個意思,李過從小就看著很機靈,一看就是長大有出息的。如今看看,果然沒錯吧,都當上了朝廷的大帥了,多威風多光宗耀祖
李來亨是個孤兒,從小父母雙亡,他甚至都記不得自己的家在哪個位置了。因此,站在李過老家這里,有點無聊,就不由自主地去聽周邊那些百姓的議論。
說真的,聽出他們的羨慕之意,李來亨的心中還是很受用的,就聽得更起勁了。
“”
“看來當兵吃糧,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啊只要立功了,這官職那是蹭蹭蹭地往上躥這才過去了多少年,都已經是大帥了。這大帥,我們大明可有幾個”
“吆,這下知道當兵不錯了之前時候,西北那邊全民皆兵,都要去當兵,聽說我們陜北這邊也要實施這個事情。要是我沒記錯的話,當時你還不樂意,還給我抱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