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徐拙把炒鍋清洗干凈放在灶上備用,然后開始切蔥段。
這個蔥段是搭配海參的,所以不僅長短有要求,粗細最好也一致。
而且在切之前,得用廚房紙把大蔥表面的水分徹底擦干,然后再根據海參的長度來切蔥。
具體的標準是,蔥段最好是海參長度的三分之二,位置則是越靠近蔥根越好。
因為越靠近蔥根,大蔥的結構就越密實,烹飪的過程中越不容易散開,更容易留住香味兒。
每一根蔥段的長短都要一致,而且切口要平,蔥身表面也不允許打花刀。
至于蔥段的數量,一般都是和海參對等的,一根海參配一根蔥段,這樣吃起來才最完美。
不過多一點嘖無所謂,千萬別少了。
因為海參那么貴,想一口氣吃過癮可不容易,但是蔥的價格就便宜多了,做蔥燒海參多放點蔥,就能實現
海參自由。
蔥段切好后,鍋里倒入量稍微多點的蔥油,燒熱后調小火,然后把蔥段放進去開始煎。
用蔥油煎蔥,有種原湯化原食的奧妙,這體現了老一輩廚師的細致和講究。
當然了,這種操作在很多人眼中也是多此一舉。
但是烹飪這門藝術,本就挺復雜的,不然大家直接吃一種食物就行了,干嘛還挖空心思做花樣呢
煎蔥不能著急,也不能用鍋鏟和勺子頻繁的去翻動。
想要給蔥段翻面,直接端著鍋晃幾下就行,這樣才能讓蔥段更加完整和美觀。
煎蔥的時候,徐拙看了看其他人,發現他們已經做完了這一步。
應該是剛剛炸蔥油的步驟,這幾位對手提前把蔥段做出來了。
這是一種討巧的手段,或許應付普通人沒問題,但是想要糊弄臺下的七位評委,卻不是那么容易的。
“小拙挺穩健的,現在看來,他贏面很高。”
鄭光耀捋著胡須,表情輕松的和于培庸聊天。
旁邊的戴震霆卻沒有放松“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小拙的做法雖然夠嚴謹,但是最終的勝負還是在調味上,不能掉以輕心。”
于培庸點點頭“對,不能掉以輕心,而且等會兒你們不要偏薄,雖然我很希望小拙贏,但我更愿意他輸一場。”
“為什么”
“輸一場,才能讓他的心更踏實,更沉穩。不過要是這幾老頭做得真不像話,那就讓小拙當冠軍,順便運作一下,讓他成去揚州講課。”
“講課”
“對,要是小拙這次贏得漂亮,我就讓他成為揚州大學烹飪學院的客座教授給他加點擔子”
明天去鄭州復查,順便檢查耳朵,再做個甲溝炎手術,所以今天趕時間,發成了二合一章節,復查期間,我盡量更新,等回來后開始加更。,,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