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老爺子還各種嫌棄,不過隨即就裝了一塑料袋提回了家。
燒一鍋水,把兩種干辣椒放進去小火煮十來分鐘。
當然了,也可以煮時間更長一點,時間越長,辣度越低,時間越短,辣度越高。
據說貴州當地人都是用熱水泡一下就完事兒,根本沒到煮的地步。
不過今天吃飯的人,于家人就不說了,生活在不知辣是啥味兒的揚州,徐家人雖然好點,但是也是四川人眼中微微微微微辣的級別,所以徐拙還是老老實實上鍋煮。
嗯,吃辣這種事兒,可不是靠膽子大就能裝的,超出承受值真會讓人抓狂。
辣椒在鍋里煮了十來分鐘后,徐拙用漏勺撈出來,放在筐里瀝干水分,用刀切幾下放進蒜臼中,再放入幾瓣大蒜和一塊生姜,撒一小勺食鹽。
然后用蒜杵搗成泥,就成了貴州人念念不忘的糍粑辣椒了。
辣椒做好后挖出來放在一個碗里備用,然后徐拙把盆里浸泡的公雞撈出來,開始剁塊。
做貴州辣子雞用的雞塊大概兩厘米見方,跟棗莊辣子雞的塊兒差不多。
不能太大,太大了味道浸不去,但是小了的話,又顯得太碎,沒有貴州辣子雞的那種神韻。
跟辣椒堆里挑肉丁的歌樂山辣子雞不同,貴州辣子雞是真的以吃肉為主的。
雞塊兒剁好后,放在盆里開始腌制。
盆里放入一勺食鹽,一勺胡椒粉,幾粒花椒,兩勺料酒和蔥段姜片,再淋入一點點甜酒糟。
攪拌均勻后倒入一些食用油,撒一小把干淀粉。
放甜酒糟的目的是為了增色,這玩意兒經過熱油烹制后會讓肉的顏色更加紅亮,看上去會更加誘人。
至于干淀粉,也是為了鎖住肉塊中的水分,并且讓肉塊吃起來有種香酥的口感。
全部弄好后,徐拙剛準備出去歇會兒,才發現熊仔鬼鬼祟祟的躲在一邊,眼神直往腌肉的盆里瞟。
“喵嗚”
見徐拙發現了自己,這只肥貓趕緊過來蹭蹭徐拙的褲腿。
這
徐拙無奈的笑笑,然后從腌肉盆旁邊的一個小碗中捏出幾塊大小適中的去皮雞肉,從廚房走出來,彎腰放入了熊仔吃飯用的貓碗中。
“這是給你留的雞腿肉,你嘗嘗喜歡不,喜歡的話以后多給你弄點。”
徐拙擦擦手,揉了揉熊仔的腦袋就坐在沙發上,靜靜的看這貨吃生肉。
最近徐拙沒事也查過喂貓吃生骨肉的好處和弊端,對于食肉動物來說,吃生肉才是根本,不過寄生蟲的問題也不得不考慮。
所以到底要不要喂,徐拙心里還沒底,得看熊仔對生肉的接受程度以及身體反應。
要是吃了就拉肚軟便,那就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免得造成腸胃不適。
不過假如沒啥不適,而且它還挺喜歡吃,那就一步步增加生肉的量,慢慢讓它適應。
幾塊雞肉很快就被這只貓吃得干干凈凈,吃完后它還認真舔了舔碗,然后沖徐拙叫了一聲,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下午再喂你,上午就這么多了。”
熊仔像是聽懂了一樣,也不喊著要了,而是一躍跳到沙發上,靜靜的趴在徐拙身邊,輕輕的打著呼嚕。
雞塊大概腌制了二十分鐘,徐拙從沙發上起來,開始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