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一股濃郁的鮮香味道,就從盆里飄了出來,讓周圍站著的幾個人都不由為之一振。
這股鮮香味兒,遠比后廚熬制雞湯時候的味道要濃很多。
這味道不僅濃郁,而且聞起來讓人很舒服。
不像那種用濃湯寶之類的化學材料調配出來的濃湯那樣,雖然味道也挺濃郁,但聞著卻很沖。
而這味道,聞起來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玄妙世界中。
不僅舒服,還讓人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好這這道菜做的真好”
馮衛國夸人夸習慣了,這會兒碰到徐文海做菜,夸獎順其自然就來了。
不過他這夸倒真是發自內心的,因為這做法平平無奇的布袋雞,味道確實挺讓人眼前一亮。
徐文海用筷子把雞湯里的姜片蔥段都夾出來。
然后用筷子小心的把里面的布袋雞調整一下位置,讓雞頭露出一點點。
接著在雞身上放幾片切好的火腿片,再往湯里放幾個菜心。
火腿片鮮紅,菜心嫩綠,雞肉黃亮,再配上黃澄澄的雞湯,這布袋雞的顏值不自覺就提升了不少。
徐拙拿著一個小勺子,在雞湯里撇兩下,把上面那層雞油撇開,然后舀起一小勺雞湯,放在嘴邊吹吹,接著送進了嘴里。
雞湯稍稍有點燙嘴,不過鮮味兒和香味兒卻依然很濃。
剛一入口,鮮香的味道就順著雞湯在口腔中流淌。
熱熱的雞湯這么喝下去,渾身的毛孔像是被打開了一樣。
這味道很好,在徐拙看來,估計也有火踵神仙鴨的湯能跟這布袋雞的湯媲美。
當然了,神仙鴨的湯味道更香一些,而布袋雞則是鮮味兒更多,而且相對于神仙鴨那濃稠的湯汁來說,布袋雞的湯比較清淡一些。
不過這正符合喜歡喝湯的人的那種心態。
特別是雞湯,就得這么清清爽爽的來。
要是雞湯熬得濃稠無比,那才讓人難以下咽呢。
喝了雞湯后,趁著徐文海和馮衛國還在旁邊相互吹捧,徐拙把勺子換成了筷子,目標也從雞湯,變成了湯里面臥著的那只布袋雞。
現在這只雞,除了雞頭雞爪有骨頭之外,全身各處都沒有一絲骨頭,怎么吃都沒問題。
他用筷子輕輕一把拉,雞背部的皮肉隨即就裂開了。
這種帶湯蒸制的方式本就有讓肉質更加細嫩的作用,而今天所用的食材還是嫩母雞,做出來菜品肉質可想而知。
雞肉嫩到用筷子伸進去不費勁就能挑開一道口子,而撕開之后,首先看到的不是滑嫩有彈性的雞皮
也不是下面那絲絲縷縷清晰可見的肌肉纖維。
而是雞肚子里面那些顏色各異的八寶餡料以及挑開后里面飄出來的那些香味兒。
相對于雞湯那單純的鮮味來說,雞肚子里飄出來的味道就豐富多了。
火腿的味兒、香菇的味兒、海米的味兒、干貝的味兒、青豆的味兒
各種食材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濃香中夾雜著清鮮,再配上雞湯中的那種鮮美。
用網上一句經典的臺詞就是
升華了
真是升華了,這香味兒實在是太完美了。
八寶餡料的味道彌補了雞湯略微單一的香味兒,而雞湯則給八寶餡料那繁雜的味道了一個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