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光耀貌似沒啥事兒,所以很詳細的給徐拙講了一通腐竹的知識。
然后他保持跟徐拙視頻通話的態勢,找來一個學生幫忙舉著手機,拿著一些干油豆皮開始給徐拙講解炸制時候的注意事項。
“干油豆皮,或者叫腐竹,有兩種炸制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把這種薄薄的干腐竹拿剪刀剪成小片,然后放在油鍋里炸。
第二種是把這些干腐竹放在水中泡軟再進行腌制,然后切成大片進行油炸。
第一種炸出來的只用于螺螄粉之類的小吃,而第二種的應用就比較廣泛了,處了可以做螺螄粉之外,還可以用來燙火鍋煲湯等。”
鄭光耀的講解很細致,把兩種炸法的用途全都說了個遍。
雖然對徐拙來說這有點多余,但他還是認真聽了一下。
因為他想起于可可喜歡吃火鍋里的炸豆皮和炸腐竹,假如可以學到的話,以后再吃火鍋可以給這丫頭露一手。
畢竟是自家媳婦兒嘛,就得好好疼著。
鄭光耀說完之后,便把手中的那片干豆皮泡進了溫水中。
泡進去之后他又拿了一片,開始給徐拙講解剪干豆皮的竅門。
這種干豆皮因為是在攤開晾干的,所以現在呈現的是對折的狀態。
鄭光耀用剪刀從下往上開始剪,一直剪到接近對折的部位才停下來。
然后間隔三厘米左右,繼續從下往上剪。
一直把這片對折狀態的干豆皮剪成一個上面連著而下面全都變成條狀才停下來。
接著他把對折的部位卷起來,這樣剪開的那些干豆皮也全都聚在了一起。
鄭光耀把抓著這團干豆皮放在一個盆上面,另一手拿著撿到,間隔三厘米左右開始橫著剪。
這樣一片片的干豆皮全都落進了盆里,大小跟螺螄粉吃到的那些別無二致。
剪好之后,鄭光耀把盆里泡著的干豆皮撈出。
這會兒豆皮已經有些發軟了,不過顯然還沒泡透。
鄭光耀把這張干豆皮放在案板上,抬頭對著鏡頭對徐拙說道“泡干豆皮的時候,不要等到泡透了才撈出來,稍稍泡軟就得撈出。
因為等會兒還得進行腌制,干豆皮可以更好的吸收腌料,要是泡透的話,就不好吸收了。
而且腌制的時候也會把干豆皮進一步泡開,要是提前泡透,干豆皮就有可能會泡爛。”
他一邊說,一邊把這些已經泡軟了的豆皮切成變成十厘米左右的大片。
切好之后,放進一個干凈的盆里,里面放入蔥片、生抽、料酒、花椒水,攪拌之后進行腌制。
腌制的時間不用太長,基本上十來分鐘就差不多了。
這時候把盆里多余的水分潷出來,然后往里面加入一勺生粉,再淋入一些香油。
再次攪拌均勻,放在一邊備用。
之所以加生粉,是為了把豆皮表面的水分吸干凈,同時也能讓炸出來的豆皮更加酥脆。
接著,鄭光耀起鍋燒油,開始進行油炸。
炸腐竹的油溫一定要高,這樣才能讓腐竹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起來。
這跟炸蝦片蝦條有點類似。
油溫七成熱的時候,鄭光耀把一個大號笊籬拿過來,然后將之前剪成小片的那些干豆皮全都倒進去。
接著他端起這個大號笊籬就放進了油鍋里,另一手拿著一雙長筷子,在油鍋里快速翻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