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紅扒秋鴨也不例外,做法也很繁瑣。
鴨子已經準備好了,是將近一年的公鴨,這個時候的公鴨肉質纖維逐漸變粗,體內的油脂逐漸增多。
不太適合炒或者鹵,但卻適合燉煮。
幾人來到廚房的時候,鴨子還是活的。
徐拙在第一樓后院把這只鴨子宰殺一下,先割開脖子上的氣管和血管放血,然后燒一鍋水,把鴨子放進去汆燙一下褪毛。
鴨毛長得很密實,除了大一點的鴨毛之外還有很纖細的絨毛,這個要去除干凈,不能大意,不然做出來菜品就不好吃。
原本鴨是可以用火把外面的毛燎一下的,但是這道菜不行。
因為一旦用火灼燒的話,做好的鴨皮就會失去那種軟嫩的口感,變得略微有些發硬。
徐拙既然掌握了c級做法,對這點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他拿著鑷子,快速將鴨身上的鴨毛清理干凈,然后剁掉鴨腳,從鴨子的背部下刀將鴨子后背分開。
取出內臟,順便將鴨屁股上的那塊腺體一并剜掉。
做完這些后,把鴨子放進清水中浸泡一下,去除血水,順便讓鴨子把毛孔打開。
旁邊的三人從頭看到尾,他們原本以為需要開口給徐拙講一下呢,結果發現徐拙貌似很熟悉的樣子。
鴨子浸泡過后,接下來這一步就比較關鍵了。
這一步雖然不是整鴨脫骨,但是從難度上來說也相去不遠。
這一步就是錘骨。
很多人都知道錘肉的步驟,比如潮汕牛肉丸,就是掄著鐵棒,把牛肉一點點錘成肉泥做出來的。
但是說到錘骨,就顯得陌生了許多。
所謂的錘骨,就是用刀背或者廚用錘子把食材的骨頭隔著肉敲打一下,這樣能讓骨髓中的鮮香味道在烹制的過程中滲入到肉中。
另外經過捶打之后,貼著骨頭的肉也會更加離骨,更方便食用。
徐拙拿著肉錘,對準鴨子的大腿根部位就敲了下去,感覺腿骨破裂之后就換下一個關節部位敲打。
錘骨不能捶打太狠,不然做好之后里面全是碎骨頭,這就沒法吃了。
一般情況下是把骨頭關節打碎,其他部位破裂就行。
另外,捶打的時候也得注意力道和角度,鴨子的外皮不能有任何破裂,不然就算失敗。
所以很多時候,廚師們做這道菜,都是用一個干凈毛巾包著肉錘捶打骨頭。
徐拙因為有技能在手,倒是不用這種看起來十分外行的操作,他借用巧勁兒,很快就將整個鴨子敲打了一遍。
從腿骨到翅骨,從脊椎到脖子,反正除了鴨頭之外,其他部位全都沒放過。
捶打好的鴨子像個醉漢一樣癱在案板上,這會兒想把鴨子擺成什么造型就能擺成什么造型,跟脫骨了沒什么區別。
不過因為骨頭已經被砸開,骨髓能夠滲入到鴨肉中,所以這道菜做出來之后,比整鴨脫骨的鴨子要好吃。
“你居然知道錘骨,而且還捶打得這么到位,這是誰教你的,馮衛國和趙金馬嗎他倆好像沒這水平吧”
鄭光耀看著徐拙,滿臉都是疑惑。
徐拙“”
你把我準備好的正確答案先排除了,這讓我怎么回答
非逼我跟你們攤牌我有系統嗎,,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