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大鵝全部縫好之后,徐拙在旁邊灶上架上大鍋,開始燒水,準備給大鵝淋一下熱水,這樣大鵝的皮會更加緊繃。
等水開的時候,徐拙也沒閑著。
他先用一個今天帶來的簡易打氣筒給大鵝打氣,然后又在另外一個灶上,架上小鍋熬脆皮水。
給鵝打氣是做燒鵝必不可少的步驟。
具體的做法用一根管從大鵝脖子放血的地方伸進去,伸入皮下,然后開始通過這根管往大鵝的皮下打氣。
打氣的時候,要用手手摁著縫針的部位,避免裂開。
打氣的速度不能太快,太快的話容易讓鵝皮崩開,要緩緩給氣,這樣空氣才能充滿大鵝的所有皮下,達到皮肉分離的目的。
皮肉分離之后,烤出來的鵝皮會更加酥脆,而皮下的脂肪也會化為油脂滲入到鵝肉中,使得鵝皮吃起來口感更好,賣相也更加完美。
其實不光做燒鵝時候要打氣,做烤鴨也是如此。
打氣過后,徐拙把大鵝放在一邊,開始做燒鵝用的脆皮水。
脆皮水的制作很簡單,一般用白醋、大紅浙醋以及麥芽糖來只做,而比例大部分都用四醋一糖這樣的比例。
這其中,白醋占三,大紅浙醋占一。
放白醋有助于外皮脫水,這樣做出來的皮會更脆一些,在南方濕熱的氣候中,利用醋的揮發性來帶走鵝皮內的水分,這樣鵝皮才會香脆可口。
至于放大紅浙醋,則是為了做出來的燒鵝色澤更好,好的燒鵝,外皮要呈現出紅潤的色澤,這樣的燒鵝光看起來就讓人很饞。
脆皮水需要先加熱,徐拙開火后,先把要用的白醋倒進去,再按比例倒入大紅浙醋,攪拌一下之后,便往里面加入了麥芽糖。
加進去之后,開始用勺子在鍋里攪動,這樣不僅能夠加速食材的融合,也能讓麥芽糖更快的化開。
等到麥芽糖熬化之后,徐拙又往鍋里放了比大紅浙醋少一半的玫瑰露酒。
所謂的玫瑰露酒,其實是是一種低度的保健酒,主要原料有鮮玫瑰花,白酒和冰糖。
在粵菜中,使用玫瑰露酒作為烹飪調料的傳統由來已久,被廣泛運用于小炒,腌制肉類和鹵水中,這樣做出來的菜品不僅味道更好,而且色澤也更漂亮,是廚師的理想搭檔。
在這道燒鵝中,自然也會用到玫瑰露酒,而且不光脆皮水中要用,另外制作搭配燒鵝吃的酸梅醬時候,也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玫瑰露酒,酸梅醬吃著才更加地道美味。
玫瑰露酒放進去之后,徐拙又熬了一分鐘左右便把火關掉,讓脆皮水自然晾涼。
其實脆皮水不光做燒鵝時候會用到,做烤乳豬之類的菜品時候,也要用到脆皮水來增加皮肉香脆的口感。
不過現在徐拙還不會做烤乳豬,所以只能望洋興嘆了。
脆皮水燒好后,大鍋里的水已經燒開,徐拙往里面放了兩勺小蘇打之后,便提著充了氣的大鵝準備過水。
水中放小蘇打,能夠讓鵝皮更好的軟化。
同時也能把鵝皮表面以及毛孔等部位里面的油脂和雜質給清理出來,這樣等會兒抹脆皮水的時候,會被涂抹得更加均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