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上面不僅能站人,還連返送音響都給裝上了,只見左右兩邊各一輛發射車改的小舞臺上,還都各站著一個挎電吉他的樂手。
等看清楚是hatter樂隊的主唱菲莫斯和主音吉他手bob之后,有些人的心中就生出來一個疑問“這究竟是誰的演唱會究竟誰才是演唱嘉賓”
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倆二戰時期的蘇軍獲勝的功臣武器出現,就把紅場剛剛冷下去一點的氣氛給再次點燃。
歡呼聲一起,氣勢完全不弱于剛剛國際歌被唱響的那一刻。
等兩車行駛至舞臺中心對頭停穩,發動機聲音熄滅的那一刻,舞臺左面這一輛的副駕駛門被打開。
只見一個身穿蘇軍制式裙裝,頭戴船型帽,上身挎著手風琴的女演奏家把身子給探了出來。
然而她并沒有下車,只是把腳給搭在了那離地還有一米多高的側面腳踏板上,將身子倚在門框上,然后開始按動手中的琴鍵。
這位手風琴演奏家名叫娜塔莎,年輕時也是經常上戰場進行慰問演出的,而現在的場景就和當年她上前線的時候何其相似。很多時候她就是和自己的伙伴們站在邊梆或者車后斗上演出。
此時情景重現,她臉上那綻出的笑容完全和演出無關
巴揚手風琴那獨特的拉風箱聲一出,在場莫斯科人的藝術基因就開始動了
作為蘇國最受歡迎的民間樂器,手風琴在上世紀中葉傳入古蘇國之后,十分熱愛這一樂器的蘇國人就開始著手改造起了這一當時還并不完善的樂器。
迄今為止,蘇國依舊能生產專供手風琴樂隊使用的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倍低音手琴,也生產專供管弦樂隊使用的手風琴,還有大管、大號、低音大號、圓號、小號、單簧管等特種音色的手風琴。
現代蘇國生產的最大型號鍵鈕式手風琴的音域,從大字一組的e1音到小字四組的f4之間,包托了所有七十七個半音音級,超出了六個八度,這在當今世界樂器王國里也是屈指可數的。
所以就算此刻娜塔莎演奏出的不是他們熟悉的曲子,但這幾萬莫斯科人,都跟著拍手打起來拍子
而這不僅是莫斯科樂迷歡騰上了,就連看直播的華夏樂迷聽見這手風琴的前奏都開始在的彈幕上整活了起來。
“氣突蘇氣突蘇,氣突蘇”
“一號防線已經被攻破,需要支援”
“公民,請開門,我們請你去盧比揚卡”
而此時,拿著麥克風的邊浪和挎著電吉他的砥礪從舞臺向前走,砥礪輕輕一躍跳上了bob所在的那輛火箭彈發射車,邊浪則是跳上了菲莫斯的這邊。
邊浪這邊的正好就是娜塔莎所在的這輛,剛剛站穩邊浪就跟著節奏,和現場的樂迷們一起打起來節奏。
節的前奏不長,在輕快的手風琴獨奏過30秒后,邊浪雙手高舉兩手五指捏起做了一個收聲的手勢,全場就在他的指揮下陷入寂靜之中。
不過兩秒鐘之后,就見對面車上的砥礪來了個從17到2品的劃音,然后接著推弦。
大勇握著鼓棒的雙手重重擊下敲在吊镲上,同時雙采底鼓。鼓聲和電吉他聲交織,猶如開戰之前的大幕,正在緩緩拉開。
隨后跟進的bob推弦帶著搖把,用電吉他模擬出防空警報的聲音,而邊浪這邊的菲莫斯,就和上一首歌的邊浪一樣,手中的電吉他掃弦出的“突突”聲,就和機關槍一樣。
再加上大勇的“重炮”,一幅戰火連天的畫面就被幾人用樂器給模擬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