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過來的歐陸,此時心里也是有些尷尬,還好前面他只是在心里默念,沒有說出來。
邊浪記得,關于這首歌的歌名,他就是按照這個錯誤的叫法一直叫了好些年。稀奇的是,他身邊那時候也沒有一個人給他指出這錯誤來。
直到后面和刺猬成了同事,跟子健聊天的時候當面被其笑罵著揭穿:“邊浪你吖是故意的吧?你以為這是看文章,改變個別漢字順序不影響閱讀是吧?”
當時的邊浪真是尷尬得腳趾都快在地上摳出一個三室一廳來。
不過下一秒子健就自己給邊浪解圍了:“不過你也不是第一個了,而且我覺得也不會是最后一個!我甚至在懷疑,是不是我這歌本身取得就有問題。”
邊浪覺得這肯定不是子健的問題,就順著話頭問了下去:“你寫這首歌的時候是怎么想的?”
面對這個問題,子健揉了揉他那永遠都是油乎乎的雞窩,非常認真的答道:“其實吧,我就是感覺那時候的日子,除了做音樂之外就挺沒意思的。我想在現實社會中營造的另外一個世界,希望那里沒有紛爭,沒有欺騙,沒有黑夜,但是有著一片藍天和一群愛做夢的青年。”
回想起這一段自述,邊浪就更加理解為什么刺猬在上了樂夏出圈之后,會被無數搖滾青年喊話:“刺猬就是我們的青春啊!”
如果要說在原地球這一輩的樂隊中最能代表青春的,大概很多人的選擇除了刺猬就是哪吒了。因為這兩支樂隊加起來就代表著藍色天空、白色海浪,綠色青春以及胸膛里未涼的紅色熱血。
如果你在原地球06到09年那一段到過bj的mao和d22,那你就對前面這句話就更能感同身受!
要說這兩樂隊還有什么共通之處,那就是刺猬從廣義上來說和哪吒是同屬nobeijg這一派。
刺猬樂隊的自評是什么?是teenarock(青少年搖滾)的樂隊。為什么會是這種本不存在的音樂風格?因為他們確實無法歸類……
關于2005年之后的原地球華夏樂隊歷史,沒有一個分類學家能來統籌歸納,因為太百花齊放了。
05年之前的華夏搖滾是什么,基本看bj!但05年后面的搖滾,那就不再是bj這圈子能代表的了。
例如樂夏第一季上的旅行團和海龜,都是桂省起家的樂隊。再比如節目之外,被奉為精神領袖的滇國腰、金陵市民、sjz人等等,都來自大江南北。
而同樣在2005年,bj的新鮮力量也開啟了一場自我革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nobeijg!
在nobeijg的潮流里,bj新聲更明顯是斷代的,完全新鮮的,跟之前的華夏搖滾聯系稀薄,直接從新的歐美搖滾當中尋找力量。
當然這里的新也是相對的新,他們致敬的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noave運動。
06-09年間,刺猬、carsickcars、后海大鯊魚、snaple、嘎調、賭鬼、怪力等眾多新樂隊在d22制造了無數混亂火爆的現場,開啟了華夏搖滾的新篇章。
一開始的他們甚至會放棄本土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前期基本用英文創作。
抽象點來說,刺猬樂隊首張正式專輯orld(噪音襲擊世界)這幾個單詞,就能完美詮釋出這場運動的氣質。
不是太熟悉刺猬的人,估計都不知道這張專輯的存在,殊不這還是一張全英文的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