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下一次對撞實驗,或許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候。”
“如果能順利的找到希格斯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現象,說不定我們可以藉此找到更多東西。”
戴維格羅斯笑的很開心,如果那個少年的計算正確的話,那或許將迎來一次變革。
除了以往的研究外,可能會將重心,至少是一部分的重心偏向數學物理一塊。
利用數學來確定一種全新粒子的搜索通過,這不僅僅可以為節省大量的經費,更是數學與物理的一次完美融合發展,能給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帶來一條全新的道路。
,華國辦公區。
南大、華科大、交大三所高校科研團隊的帶隊領導聚集在一起,交流溝通著徐川計算出來的希格斯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的最理想搜索衰變通道。
以及后續的實驗數據分析之類事情與工作安排。
對于南大、華科大、交大三所高校來說,參與的實驗工作的次數還是挺多的。
但像現在這樣,為了同一個項目聚集在一起,還是頭一次。
“hbbbar衰變能級為128v131v,hbbμvb301716,不可思議,誰能想到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能級數據居然是貼近希格斯粒子的能級的”
“按照以前的標準模型和經驗來看,之前我們可幾乎一致認為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能級在150v以上的。上次搜索目標就在160v180v之間。”
辦公室中,華科大的領隊曹宏遠院士看著手中的論文露出驚嘆的表情。
徐川這次計算出來的數據,如果沒有問題,那幾乎打破了以往物理學家對希格斯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能級的預測。
盡管這同樣在標準模型的預測中,但此前物理界可幾乎都一致認為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能級應該是更高的。
所以一直以來,對該實驗的搜索也一直都是以高能級區域為主。
難怪都一年多,他們依舊都沒有發現希格斯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現象。
如果按照徐川的計算,以的工作效率來算,恐怕發現希格斯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現象,得等到18年或者19年才行。
“的確讓人驚訝,不過我更在意的是,這篇論文中的計算方法。”
一旁,交大的領隊張杰院士推了推鏡框,接著道“從量子色動力學出發,利用弦破碎函數來完成n粒子的分布,計算希格斯粒子的耦合衰變給與一個能級上限”
“這種方法可以說完美的結合了數學與物理,你在數學上的能力,真的令人驚嘆,超乎想象。”
最后一句話,他是看著一旁的徐川說的。
不得不說,這篇論文中表現出來的東西真的讓人驚訝。
還未驗證的最理想搜索衰變通道可以暫先不提,但里面的數學方法與物理理論的結合,卻讓人眼前一亮。
他從事物理研究這么多年了,在高能物理和激光聚變物理等領域也算是有所研究,打過交道的教授和科研人員更不少。但從未見過有人能將數學方法如此精妙的運用到物理領域中來。
或許像愛德華威騰一類的頂級物理家也能做到,可如果將年齡放到徐川這個層次,那只能說絕無僅有就這一個。
聽到張杰院士的夸獎,徐川靦腆的笑了笑,道“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不過這次的實驗數據分析,就麻煩幾位老師了。”
按照戴維格羅斯教授的指示,他已經提交了報告會和大型強粒子對撞hc的使用申請。
這兩項申請已經在今天上午已經召開理事會,研究了他提交的論文和數據,并且確定通過了,所以這次的實驗已經確定了下來。
剩下的,就是等待hc按照他的計算數據進行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