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幸的是,這位天才僅僅完成了實驗室的基礎就直接趕回了國,如果是再往下深入研究一些,將其走向工業化生產的話,恐怕會遭遇和他上輩子一樣的困境。
石墨烯超導,這對于米國來說,絕對是敏感領域中的東西。
但實驗室生產和工業生產還是相差很大的,前者其實只不過是為了驗證理論,不管花費多少資金都可以。
而后者,卻是為了商業化和工業化,自然需要考慮成本和制造步驟之類的東西。
不是所有能在實驗室中造出來的東西,都能順利工業化生產的。
這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如果真的能做到,人類文明早就進入星辰大海了,何至于現在還在地球上玩泥巴。
這一點徐川很了解,各國實驗室里面的好東西是真的多。
但可惜的是,這些東西基本都只能通過實驗室極小規模的制造,成本代價很高,根本就無法應用到商業和工業上。
驗收報告會四十五分鐘,徐川熟練的從最初的理論開始,簡潔的介紹一次后轉向這次的對撞實驗數據。
“非常感謝南大、華科大、交大三所高校所有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也感謝的支持,通過這次的對撞實驗,我們順利的在128v134v能級區域找到了希格斯衰變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現象。”
“盡管這與我之前的計算稍有偏差,但事實證明,希格斯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現象的發生,并不在以往推測的150v能級區域之上,而是更接近希格斯粒子質量的能級區域。”
“雖然并不知道為什么會違反以往的實驗經驗,但這份理論數據并沒有任何問題。”
“而透過這次的實驗,我們距離質量起源的秘密又更近了一步,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能制造出更大的粒子對撞機,能發現宇宙中隱藏的其他秘密。”
“我的匯報完畢,感謝大家的耐心傾聽,謝謝。”
最后一句話語落下,徐川向臺下的眾多物理學家微微鞠了一躬。
頓時,一號大禮堂中爆發了如雷般震耳欲聾的掌聲。
所有人都被臺上少年精彩的報告所折服,包括米國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日耳曼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這兩所具有競爭關系的研究所的人員,都在輕輕的鼓著掌。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今年最精彩的兩場報告會之一了。
順帶提一下,另一場最精彩的報告會,同樣是臺上這個少年所做的報告。
希格斯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現象的發現,可以說是今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了。
哪怕是之前解決掉的質子半徑之謎,也比不上。
質子半徑之謎雖然意義重大,但只是解決了前幾年物理學家們的困擾,并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質子半徑數字。
0831飛米這個數字,依舊是估算出來的。
如果有一天,準確的質子半徑能被計算或者測量出來,那才能超越希格斯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現象的發現。
至于現在,能研究質量起源的希格斯衰變與物質形成的湯川耦合更加重要。
盡管現在的物理界還做不到利用這一發現做點什么,比如控制這一現象進行人工合成金屬原子核什么,但至少,它的存在給未來的物理界點亮了一盞明燈。
按照一直以來的習慣,在徐川結束了驗收報告會,并得到驗收人員的通過后,在實驗結束的第二天,便向日內瓦甚至是全歐洲的記者媒體發出了邀請函,召開了一場規格極高的新聞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