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說句不好聽的話,國內嚴重的學派之爭,已經在很大的程度上干擾到了國內數學的發展。
特別是對于青年一代的數學生的發展。
徐川不太想參與進這些破事中,盡管以他現在的成就,完全可以說已經站在了國內數學界的巔峰。
但在國內,能力并不是決定所有的唯一因素。
所以與其參與進去亂斗,不如回到南大。
南大的數學系的確很弱,但在那里,他能不受干擾的進行研究。
相對比水木、北大這些地方,南大更純凈一點,如一張白紙一樣,可以任由他進行書寫。
更關鍵的是,南大的數學雖然較弱,但物理很強。
他學習數學的目的,最終是要與物理結合起來推動物理的發展的。
晚會和舞會結束,這次的數學報告會對于其他人而言基本就已經結束了。
不過對于徐川來說,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報告會結束,他的論文將正式進入評審環節。
這次的評審,將由六名代數幾何和拓撲學的頂級數學家和克雷數學研究所一起進行。
審核人名單分別是法爾廷斯、阿蘭孔涅、丘成桐、森重文等人。
六位審核人,均是菲爾茲獎得主,更有多人獲得過沃爾夫數學獎、阿爾貝獎、克拉福德獎等頂級數學獎,陣容之豪華,完全對得起霍奇猜想這個七大千禧年難題。
能篩選出這份審核名單,其實也挺難為數學界的。
按照論文審稿的雙盲原則和避親原則,德利涅和威騰這兩位的最適合審稿的人員首先被排除掉了。
畢竟他們是徐川的導師,不應該出現在這份審稿名單里面。
但說實話,數學界沒有比他兩更合適的審稿人員了。
德利涅教授是格羅滕迪克老先生的弟子,在代數幾何領域的成就完全可以說是當今數學界的第一人。
更關鍵的是,他一直都在從事研究格羅滕迪克老先生遺留下來的標準猜想。霍奇猜想,則是標準猜想的一部分組成。
因此若要說最合適的審稿人員,德利涅教授無疑是所有人中最合適的。
其次七大千禧年難題作為數學界的世紀難題,普林斯頓也不應過多的參與進這份證明論文的審稿中。
比如費弗曼、羅伯特朗蘭茲、辛康布爾甘等頂級大老。
畢竟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避親原則讓數學界不會挑選普林斯頓的數學家進行審稿。
在排除了這些頂級大牛后,要想再挑出合適的審稿人,難度的確不小。
至于克雷數學研究所,其實只安排了一名特派員過來做輔助工作。
盡管七大千禧年難題是他們擬定的,但在頂尖的數學上,他們還真幫不上太多的忙。
幸運的是,數學界大牛云集,特別是在代數幾何和拓撲學這兩熱門領域,能擔任這份工作的人還是不少的。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