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
余二狗、張如泉領著苗惠昕等人首先參觀了村前的香菇大棚。
余大山和余三槐則去上工。
易飛叮囑二人,出力活少干些,畢竟兩人年齡都不小了。
余三槐看著易飛的背影說:“小易總仁義啊,大山兄弟,你養了個好女兒啊,咱余家嶺終于要翻身了。”
沒有余春芳,趙總和小易總不會來余家嶺投資。
盡管蘑菇和金銀花都沒有收益。
但村里幾乎家家都兩人以上在麗飛公司領工資。
村民手里一下子有了閑錢。
十里八村的誰不羨慕余家嶺。
村里的幾個光棍,媒婆都開始上門了。
長嶺那小子,都有幾個人提親了。
可那小子一門心思看了余二狗的小姨子。
那姑娘太小了,還得等兩年。
余三槐并不擔心。
再過兩年,余家嶺的人還怕找不到媳婦?
這些都是因這余春芳。
他現在給余大山打打下手,干得心服口服。
余大山說道:“走吧,小易決仁義,咱們也不能不講究,能多干一點是一點。”
女兒是起到一些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趙總和小易總講究。
兩人向東嶺走去。
村里的青壯年都在整飭小靖湖沒岸的雜樹、雜草呢。
誰說他們老了,真干活也不比年青人差。
------
苗惠昕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大棚。
她是見過世面的。
這種大棚看著簡單,其實設計非常巧妙。
灌溉、排水、通風都設計的非常合理。
各個大棚之間都修了水泥路。
外墻都刷上藍黃相間的油漆,顯得整齊而又美觀。
苗惠昕問道:“易飛,麗飛蔬菜示范基地和這些大棚都是你設計的?”
這些大棚和示范基地又有所不同。
易飛能設計出這些大棚。
她對易飛說的他可以設計出一些新型的叉車和鏟車更加信了一層。
她很期待,易飛能給她什么樣的驚喜。
盡管易飛會這些有些不可思議,也有些不合情理。
但事實就擺在這,他確實會這些東西。
苗惠昕都覺得兒子是否被神仙附體。
想到這他自己都笑了,神仙估計也不會建這樣的大棚。
“也不是我一個人設計的。”
易飛說道:“麗飛公司中,生物技術公司是最早成立的,研發中心也是最完善的,是大家伙一起努力的結果,我只不過也出了點力。”
他最怕的是有人刨根問底。
這種事沒法說啊。
說自己看書看電視學的,也沒有這樣的書和這樣的電視節目。
總不能說是晚上作夢,神仙爺爺教給他的。
趙麗麗說道:“媽,你別聽他瞎說,整個蔬菜示范基地和這里的大棚都是他設計出了全套圖紙,是先有了麗飛生物技術公司,然后才有研發中心。”
苗惠昕是他媽媽。
雖然有些事不能告訴她。
但有些事也不用瞞她,想瞞也瞞不住。
張如泉笑道:“當時,就是小易總的設計圖紙和他偉大的構想才吸引我們加入麗飛公司,建大棚我和老陳、孫普輝他們可沒幫上啥忙,都是小易總一個人的功勞。”
小易總總是說麗飛生物技術公司的技術成果是大家伙共同努力的結果。
但到目前為止。
他們幾個的功勞可不大。
甚至一些種植方法都是按小易總寫的規劃里來的技術來完成的。
尤其小易總在規劃中寫的食用菌隧道三次發酵的構想,如果能實現了,一些食用菌的生長周期將大大縮短。
就像雙孢菇從種植到成熟只需要六七周。
盡管實現起來還很困難,投資也大。
但至少給他們指明了方向。
而且要求就在余家嶺基地進行實驗。
還有方凡搞得那個羊肚菌,盡管方凡吞吞吐吐,他也知道那是小易總給了詳細資料。
方凡雖然也很聰明。
但絕對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搞不出這個東西。
方凡前兩天打電話給他。
小易總決定就在近期要將這個成果公布。
而且他不準備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