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來到村子西北那個山洞時,苗惠昕都震驚了。
這個山洞可真大。
整個山洞燈火通明。
山洞里的菇房又和那些大棚不一樣,是由保溫板隔成的一個個長長的房間。
房間的上面還有著粗大的管道。
中間是一條寬闊的大路。
就算重型貨車也能通過。
易飛說道:“麗飛公司最終的目的是把食用菌種植工業化,只是現在由于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的問題,只好用這個四季溫差不大的山洞了。”
現在建食用菌工廠,投資大不說,運營成本也太高。
由于技術原因,發酵技術、覆土技術等還不完善,產量比較低。
十有八九會虧得一塌糊涂。
華夏又不是沒有食用菌工廠。
幾乎全部完蛋了。
前幾年從國外引進的大量設備也閑置了。
他自己也不是萬能的,在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強行投入結果也一樣。
工廠化首先得解決三次發酵問題。
只有大大縮短生長周期。
才能增加收益。
當然提高產量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苗惠昕說道:“西方人特別喜歡吃蘑菇,如果你能解決儲存的問題,我倒是可以幫你聯系下歐洲市場,港城人也喜歡,運到港城倒是方便些。”
她每年都要頻繁去歐洲,在西方各國也有一定的人脈。
對西方的飲食習慣也非常了解。
只是她沒有做過食品生意,不知道如何把蘑菇運那么遠。
通常來講,蘑菇也是一種容易變質的東西。
“那好啊。”
易飛說道:“我只所以承包臨東食品公司的罐頭廠,一開始就是為了制作蘑菇罐頭,另外一些腌制的半成品也可以長途運輸,我準備在文水縣大力推廣食用菌,主要是香菇種植,將來肯定得出口。媽媽可以成立個貿易公司,也是很賺錢的。”
將來,食用菌肯定要出口的。
媽媽如果能幫著打開西方市場當然是好事。
苗惠昕笑了,“我賺錢和你賺錢也沒多大區別,你可以成立個進出口貿易公司,媽幫你做起來。”
章氏雖然是做實業的。
但也有自己的貿易公司。
她也精通進出口貿易,如果易飛愿意的話,她幫著成立個進出口貿易公司都沒問題。
“那倒不用,趙總有進出口貿易公司,我還是踏踏實實的把產品做好。”
易飛說道:“對了,媽媽是否能聯系到國外種植食用菌技術比較先進的公司,能否讓麗飛的技術人員去學習下,學學人家的管理模式也是好的。”
外國人可不像華夏人。
華夏人對來參觀學飛的外國人,那是什么都開放,全程講解,唯恐人家學不會。
外國人對知識產權保護做得可好多了。
你去學習,沒門路大門都不會讓你進。
有門路,也不會把技術向你透露分毫。
核心技術更是提也不提。
哪怕是他們準備淘汰不用的技術,也會狠狠的敲你一筆。
如果媽媽能聯系上相熟的廠家。
能學學人家運營模式也是好的。
他前世雖然種植食用菌六七年,但也就幾個大棚,還沒有他現在建的大棚好。
也沒啥運營模式。
就是種,成熟了讓菜販來拉。
太忙的時候就雇幾個臨時工。
種植食用菌的先進技術都是后來在劉武那里看到的,也學了點。
苗惠昕說道:“這個沒問題,章氏在西方國家還是有點能量的,我回去后就做下安排,應該很快就能成行,具體能學到什么就不好說了。”
技術保密這塊,西方人做的非常徹底。
她也不敢保證能學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