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惠昕有點哭笑不得。
自己應該相信嗎?
這荒誕的說法,居然是最完美的解釋。
趙麗麗說道:“易飛怎么會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會。他會的東西的多了,自己都說不清咋會的,媽,你就說這個東西對章氏有用沒有就成。”
只要有用就成,完全沒必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她了解易飛的想法。
投桃報李嘛。
苗惠昕又是給他錢、給他院子、送他車,還再給一批貨車。
苗記馬上還要給他送來一大批物資。
易飛是一個不愿意沾別人便宜的人。
哪怕是他媽媽。
不用說,他寫的東西是一些跨越時代的東西,苗惠昕才會如此重視。
也相當于還她一些人情。
“不是對章氏有沒有用,已經不能用有用沒用來定義。”
苗惠昕舉舉手里的筆記本,“這是對整個叉車領域的一次技術革命,如果把這個拿去賣的話,有的是企業愿意出幾千萬美金來購買。”
這本筆記本的內容幾乎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任何一個叉車公司按本上的內容發展,都會一鳴驚人。
趙麗麗滿不在乎地說:“那就好,只要有用就成。”
她也是一個不愿意白白接受別人東西的女孩。
哪怕苗惠昕是易飛的媽媽,自己的婆婆。
按苗惠昕的說法。
易飛寫的那些東西至少價值比她送給易飛的東西不差。
這就行。
麗飛公司有的是好產品,她并不在意那些叉車的市場前景好何。
易飛說道:“沒有那么寶貴,機械電子技術在未來幾十年發展非常快,這些叉車技術十多年后也就落伍了,如果章氏抓住機會的的話,持續投入研發,至少在幾十年內能領先國內外叉車技術水平。”
新技術就是這樣。
你率先推出哪怕是幾個月,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就像麗飛熱水器。
那些功能就算麗飛不出,幾年后也有公司推出來。
可是麗飛率先推出了,別的公司要避開麗飛公司的專利,還得下一番功夫。
就算研發出來了,給人的感覺就是模仿。
在未來的幾十年,無論干什么,可以說一步領先就步步領先。
叉車也是一樣。
而且這個筆記本上,他并沒有寫下世紀的叉車。
不是不想把技術給章氏。
而是現在的技術還生產不出來。
而且太超前了,他根本沒法解釋他是怎么知道的。
好好的一個項目報告書,就寫成了科幻小說。
苗惠昕沉思了會,“易飛,你有沒有想過成立一個專門生產叉車的廠家?”
這份禮物太重。
章氏承受不起。
她也不能拿著兒子的東西給章氏。
即使拿錢收購,她都覺得易飛吃虧了。
“沒有。”
易飛說道:“我對叉車熟,但對生產叉車不熟,我都沒見過叉車的生產車間,而且生產叉車的投資比較大,目前,麗飛公司還沒有能力。”
叉車不是熱水器。
隨便找個機械加工廠,再加工幾塊電路板,雇一些工人就能生產出成品。
叉車也是車,而且配件復雜,要求精度非常高。
不是投資個幾十萬,幾百萬就能生產的。
重工這玩意可不是鬧著玩的。
重要的是,易飛不想見啥想做啥。
麗飛公司的攤子已經鋪得太大了,再多他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苗惠昕說道:“小輝,帶你妹妹去村里玩會,我和你哥哥、嫂子有話說。”
章耀輝和橙子對看一眼。
兩個孩子都非常聽話,站起來向門外去了。
易飛和趙麗麗也很奇怪。
有什么話還不能當著兩個孩子的面講。
苗惠昕看兩個孩子出了院門,嘆了一口氣說:“易飛寫的這個東西的確珍貴,如果用于發展章氏叉車,確實能產生不可估量的效益,對章氏重工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但我為什么要這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