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陽(靜安站):【圖片:林倩電動車扭曲的車頭卡在車庫柱子上,地上狼藉的餐盒】人救出來了,120拉走了。左小腿可能骨折。
萬幸沒撞到人。她車閘片磨光了!這破車早該強制檢修了!為了趕時間搶單,誰顧得上查這個?!
這條消息和圖片如同一顆炸彈。群里死寂片刻,隨即被憤怒和恐慌點燃。
錢多多(浦東站):操!磨光的剎車?!這他媽是要命啊!系統只管派單派單,催命一樣!誰管我們車子行不行?!
吳小磊(虹橋站):看得我手都抖了…我剛也感覺剎車有點軟…想著午高峰結束再去看看…這…
頓時,群內開始大量討論車輛隱患、系統派單壓力、對安全的忽視
陳峰(副總監):【嚴肅公告】@所有人安全第一!
車輛有隱患立即報修!嚴禁帶病上路!效能很重要,但生命只有一次!林倩的事故,區域會負責后續處理!大家引以為戒!
然而,恐慌的種子一旦播下,便迅速生根發芽,并隨著事故現場的照片和錄音,悄然流出了華東區的邊界。
幾乎在林倩事故發生的同一時間,一個普通的京西快遞員——通州站的95后小伙楊光,正經歷著他職業生涯里最憋悶的一天。
他入職剛滿一年,名字赫然出現在華北區首批名單的末尾。微信群里老員工們的憤怒和悲觀像濃霧一樣包裹著他。他不懂什么戰略轉型、人力資本價值最大化,他只感到一種被挑選、被歸類、被“處理”的屈辱。
“績效基線以下優先考慮”——郵件里這句話像根毒刺,反復扎著他年輕的自尊心。他自認勤勤懇懇,風里來雨里去,怎么就成了“基線以下”的冗員?
帶著無處發泄的憤懣,他習慣性地劃開抖音,想找點樂子麻痹自己。手指無意間點開了相冊,里面存著幾張他中午偷偷拍下的照片:
站里公告欄上貼著的打印版名單(他的名字被紅筆圈了出來);那份措辭冰冷、強調“自愿”卻處處透著強制的電子承諾書截圖;
還有一張是站長老錢辦公室門口貼著的“赤兔計劃72小時倒計時”海報,鮮紅的數字觸目驚心。
一個沖動的念頭攫住了他。他快速編輯了一條視頻,將這些圖片配上字幕:
“京西快遞兄弟看過來!‘赤兔計劃’是福是禍?【名單截圖】上有你嗎?【承諾書截圖】這‘自愿’你敢簽嗎?
【倒計時海報】72小時,要么穿上每團黃,要么…等著被優化?淡季我們是兄弟,冗余了我們是包袱?心寒!#京西快遞#赤兔計劃#職場真相#變相裁員?#打工人權益”
手指在“發布”按鈕上懸停了幾秒,楊光深吸一口氣,眼一閉,用力按了下去。那一刻,他只覺得一股郁氣似乎沖出了胸膛,并未細想這隨手一擲的石子,會在輿論的深潭里激起怎樣的滔天巨浪。
楊光那條帶著強烈情緒和個人視角的抖音視頻,如同一點火星濺入了干燥的草原。
因為大家才發現,京西集團居然選擇了進軍外賣行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