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大外賣公司競爭分外激烈的時候,此時的餓了吧外賣公司也風起云涌。
曾慶陽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窗外陸家嘴的霓虹漸次亮起,而他卻無心欣賞這璀璨夜景。秘書剛剛呈報的數據像一記重拳,擊中了他的胸口。
“京西速達上線七天,日訂單量突破300萬,其中22%來自每團速購的用戶流失。”曾慶陽喃喃自語,手中的報表仿佛有千斤重。0更令他心驚的是,市場監測顯示,餓了吧的外賣訂單也在這一周內出現了5%的環比下降——這場即時零售的戰爭,已經開始波及到他的核心業務。
秘書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補充道:“曾總,我們的數據分析顯示,京西和每團的競爭主要集中在生鮮和日用品領域,但他們都在悄悄測試餐飲外賣的接入。
每團已經在其app內測試‘餐飲半小時達’功能,與20余家連鎖餐廳達成了初步合作。”
曾慶陽長嘆一聲,揉了揉發緊的太陽穴。這位在外賣行業摸爬滾打十余年的老兵,敏銳地嗅到了危機的味道。
京西憑借其強大的物流體系和供應鏈能力,每團依托其成熟的地推團隊和用戶基礎,二者同時殺入即時零售領域,無疑將重塑行業格局。
“他們的招數確實狠,”曾慶陽感慨道,“價格補貼、配送提速、品類擴張...這不僅僅是即時零售的競爭,更是一場生態戰爭。
一旦用戶習慣在京東或每團上購買生鮮日用品,下一步就是點外賣。我們的核心業務危險了。”
就在這時,桌上的專線電話響起。曾慶陽一看號碼,立即坐直了身體——是馬蕓的助理。
“曾總,馬老師想請您現在過來一趟,討論一下陶寶閃購的進展。”
曾慶陽心中一緊。該來的總會來。
1小時后,乘專機的曾慶陽已經坐在阿里媽媽總部頂層的辦公室里。馬蕓正站在落地窗前,俯瞰杭城的夜景。
他轉身時,臉上帶著曾慶陽熟悉的、那種看似隨意實則銳利的表情。
“慶陽,京西和每團的數據看到了吧?”馬蕓直入主題,沒有寒暄。
“剛看完,”曾慶陽點頭,“比我們預想的要兇猛。京西的‘1小時達+慢就賠’和每團的‘20分鐘極速達’已經在一線城市形成雙雄爭霸格局。
我們的餓了吧雖然在外賣領域仍占優勢,但他們正在悄悄侵蝕我們的邊界。”
馬蕓踱步到沙發前坐下,示意曾慶陽也坐下:“這就是我擔心的事情。電商和本地生活的邊界正在消失,未來的競爭不再是單一領域的競爭,而是生態對生態的對抗。”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如炬:“陶寶閃購的進展如何?我們原計劃是下季度上線,但現在看來,時間不等人。”
曾慶陽深吸一口氣:“馬老師,實話實說,閃購項目技術上已經基本就緒,但我們面臨兩個挑戰:一是供應鏈準備不足,與商家的接入進度只完成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