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從物流控制臺前抬頭:“騎手調度系統運行良好,沒有出現爆單區域無人接單的情況。新設計的‘接力配送’模式很有效——騎手從大型超市批量取貨到中轉站,再由專門騎手完成最后配送,效率提升了40%。”
曾慶陽終于露出一絲微笑:“好,按計劃執行。告訴所有城市經理,今晚8點我要看到全天數據報告。”
第一天結束時,大屏幕上的數字讓整個指揮中心沸騰了:全國30個城市總訂單量突破210萬單,其中65萬單來自新用戶;外賣訂單環比增長180%,創下餓了吧歷史最高紀錄。
餓了吧總部指揮中心內,歡呼聲在數據定格的瞬間達到頂峰。曾慶陽抬手示意大家稍靜,拿起對講機向全國各城市分部傳達指令:“首日數據遠超預期,所有團隊今晚復盤優化流程,明日保持配送效率與服務質量,絕不能因訂單激增出現疏漏。”
隨后,他走進會議室召開緊急管理層會議。屏幕上“210萬單”“65萬新用戶”“180%訂單環比增長”的數字格外醒目,陳琳補充道:“用戶好評率達92%,‘配送快’‘性價比高’是高頻評價,陶寶優惠券核銷率也超過了40%,實現了跨平臺引流。”
曾慶陽敲了敲桌子:“立刻聯系聯華、沃爾馬等補貨商家,安排專屬冷鏈運輸優先補充雞蛋、牛奶等爆品庫存,避免次日出現斷貨。另外,讓市場部把李薇這類用戶的真實反饋整理成案例,投放到社交平臺,進一步擴大口碑效應。”
王浩緊接著匯報:“智能選店系統還能再優化,目前部分偏遠區域配送時間略長,我們計劃新增50個中轉站,把平均配送時間壓到20分鐘以內。”張偉也補充:“已有8000名兼職騎手申請加入,明日運力能再提升30%。”
會議結束時,曾慶陽看著窗外的夜色,對身邊的核心團隊說:“首日只是開始,接下來要穩住優勢——3天內完成所有爆品庫存補位,1周內優化完調度系統,半個月內把新用戶留存率提至60%以上。這次閃購,咱們要徹底打開即時零售的新局面。”
而此時的社交平臺上,“餓了吧10元午餐”“20分鐘送達”的話題已沖上熱搜,無數用戶曬出訂單截圖,原本觀望的消費者也紛紛下載app嘗試。
上線第三天晚上,京都大學生張明遠在宿舍里發起了一場“薅羊毛大戰”。
“快!餓了吧閃購又放券了!生鮮區滿20減8,還能疊加新人紅包!”他對著手機大喊,宿舍里頓時響起一片忙碌的點擊聲。
李濤邊操作手機邊抱怨:“我都買了三瓶可樂了,實在喝不下了,但這么便宜不買虧了啊!”
“傻啊,可以買日用品!”張明遠展示自己的購物車,“洗衣液、抽紙、牙膏,比超市便宜一半還送到宿舍樓下,要什么自行車!”
這類場景在全國各地上演。餓了吧巧妙設計的游戲化營銷策略——簽到得積分、分享獲紅包、積分兌優惠——讓用戶黏性急劇上升。
尚海靜安區,五十多歲的趙阿姨原本是對智能手機一竅不通的“傳統消費者”,卻在鄰居指導下學會了使用餓了吧閃購。
“王姐,你看我買的這桶油,超市賣55,這里才29!”趙阿姨在小區廣場上向鄰居展示她的戰利品,“還有這袋面粉,比菜市場還便宜5塊!直接送到家門口,省得我扛回來了。”
很快,這個以前被電商忽視的中老年群體成為餓了吧閃購的重要用戶。針對這一變化,餓了吧迅速推出“語音下單”功能和“大字版”界面,進一步擴大用戶覆蓋。
上線一周后,數據表明用戶活躍度驚人:日均打開頻次從原來的1.2次提升到4.3次;平均會話時長從5分鐘延長到11分鐘;分享轉化率達到25%,遠超行業平均的8%。
更令人驚喜的是,餓了么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現象——由于閃購需要用戶提前規劃購買,許多用戶養成了“早上訂餐午間送達”、“下班前下單到家收貨”的習慣,這種計劃性消費反而提高了訂單確定性,讓配送調度更加高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