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閃購周六免費吃”活動僅剩48小時,餓了吧總部大樓的燈光徹夜未熄。除了技術、運營、商戶協調等核心板塊的推進,市場總監張磊帶領團隊鋪開的全渠道宣傳網絡,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覆蓋用戶生活的各個角落,與每團“瘋狂星期六”形成正面抗衡。
“線下陣地必須守住。”張磊站在宣傳部門的作戰地圖前,手指劃過尚海、京城、廣粵等重點城市的標記,“寫字樓電梯廣告明天一早全部上線,畫面重點突出‘跨平臺通用券’和‘老用戶加碼福利’,要讓上班族進電梯第一眼就看到。
社區公告欄、便利店海報、地鐵燈箱同步更新,特別是地鐵3、7、10號線這些通勤干線,每站至少投放20塊燈箱,滾動播放活動預告視頻。”
團隊成員迅速記錄,張磊又點開手機里的地推方案:“明天安排500名地推人員,在商圈、高校、大型社區設點。只要掃碼關注餓了吧公眾號,就能提前領取10元無門檻券,邀請好友組隊還能解鎖‘滿30減25’的隱藏福利。
記住,地推話術要強調‘陶寶閃購+餓了吧雙平臺聯動’,跟每團的單一app活動形成差異化。”
線上宣傳更是精準發力。張磊盯著電腦屏幕上的投放數據,對新媒體負責人說:“薇博話題#閃購周六免費吃#已經沖上熱搜23名,接下來加投熱搜推廣,聯合20位本地美食博主做‘活動攻略’直播,重點演示如何在兩個平臺切換用券,把‘通用券’這個賣點打透。
快抖這邊,投放15秒短視頻廣告,內容就拍上班族用餓了吧點外賣,領券后實付0元的驚喜場景,精準推送給20-35歲的外賣高頻用戶。”
薇信生態的布局同樣密集。“薇信公眾號推送‘活動全指南’,附帶商戶名單和優惠券領取入口;朋友圈廣告分三波投放,早8點針對通勤族,午12點針對上班族,晚7點針對家庭用戶。另外,聯合100個本地生活類社群,發送活動預告和專屬社群福利,只要在社群內接龍報名,活動當天就能額外多領一張5元券。”張磊的聲音透著緊繃的節奏,“每團的‘瘋狂星期六’已經在薇信小程序鋪開宣傳,我們必須在社交場景搶占更多注意力。”
隨著餓了吧宣傳攻勢的展開,各社交平臺迅速掀起討論熱潮。薇博上,#閃購周六免費吃#與每團的#瘋狂星期六免費吃#兩個話題形成對打之勢,網友討論熱烈。
用戶@干飯小能手阿澤發博:“救命!周六到底該選餓了吧還是每團?餓了吧能跨陶寶和app用券,每團是老活動了比較熟,糾結到摳手指!有沒有人整理一下兩家的優惠對比啊?”
這條薇博很快獲得2000多條評論,有網友回復:“我看了餓了吧的商戶名單,有我最愛的‘味香園’,每團這次沒挖到這家,果斷選餓了吧!”也有網友持觀望態度:“再等等,看看明天兩家會不會加碼優惠,畢竟打價格戰受益的是我們!”
美食博主@探店達人小鹿發布了一條對比視頻,標題為“餓了吧vs每團免費吃活動深度測評”,視頻里她詳細對比了兩家的優惠力度、商戶覆蓋、用券規則:
“餓了吧的優勢在于跨平臺通用券,比如在陶寶領的滿50減30券,在餓了吧app下單也能用,而且老用戶登錄還能領額外優惠券;
每團的優勢是活動成熟,配送速度有保障,但這次挖走的商戶比較少,像‘鮮品匯’這種頭部品牌還是留在餓了吧。
如果是高頻外賣用戶,建議優先選餓了吧,能兼顧陶寶和外賣的優惠;如果追求穩定,每團也是不錯的選擇。”視頻發布3小時,播放量突破50萬,評論區吵成一片,有人支持餓了吧,有人力挺每團,還有網友調侃:“建議周六中午吃餓了吧,晚上吃每團,實現免費吃自由!”
快抖上的討論則更偏向年輕化。用戶@打工人小楊發布了一條自拍視頻,配文:“周六要把餓了吧的羊毛薅禿!已經跟同事約好了,每人領一張滿30減25的券,拼單點奶茶和炸雞,算下來人均5塊錢,比喝白開水還便宜!”視頻里,他展示了自己提前領到的優惠券,評論區瞬間被“求鏈接”“怎么領券”的留言淹沒。
還有用戶制作了“餓了吧用券攻略”,教大家如何在陶寶和app之間切換領券,如何疊加使用紅包,視頻點贊量很快突破10萬。
不過也有網友質疑:“上周每團搞免費吃活動,好多商戶不接單,餓了吧不會也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