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把拖拉機上面的兩臺機子從路上抬到他家小賣部旁邊的空房子里。
一臺機器好幾百斤重,但是一點都不好抬,主要是因為它太大了。
不過人多力量大,大家喊著號子,一二三,幾下就給抬到里面去了。
剩下的安裝工作,就交給那個跟著機器一起來的人了。
“新民,搬完了我們就回去了啊。”
沒什么事情,張建國就跟張新民說了一聲,準備走了。
“多坐一會嘛,建國叔,我茶都還沒給你們倒。”
“別忙活了,我們準備回家去吃飯了。”
回到院子里,看到自家母親還在做菜。
“媽,今天炒個豆豉辣椒來吃嘛,我們家豆豉不是已經曬好了嘛。”
張安剛才從張新民家回來的時候,就聞到有人家里炒了豆豉辣子,把張安肚子里的饞蟲給勾出來了。
一回到家就跟還在做飯的王芳說了一嘴。
“行,你去園子里頭摘幾個青辣椒回來嘛,我一哈給伱炒。”
王芳聽到兒子想吃了,肯定是一百個愿意給做。
而且豆豉炒青椒不用費多少時間,就是洗幾個青辣椒切好。
跟著豆豉一起炒就行就行了,根本就用不了幾分鐘。
轉眼間,八月份快要結束了。
后天就是七月半,也就是大家說的中元節或者鬼節。
據傳說在農歷七月初一的時候,閻王爺大開鬼門關,把全部的鬼魂都放出來游走人間。
讓他們在這個時候去看看自己的家鄉與后代,而生者則在這段時間對他們進行祭拜,讓他們享用到家中的后輩給奉上的香火。
但其實這附近的大多數漢族人家都是七月初一就把家里的牌位拿出來供起,等到七月十四的時候便少送袱包把已故的老人們送出門去,只有部分少數民族過的七月十五。
而家里有新喪的老人的話,是不能封這種袱包的,只能封沒有封面的白包。
只有已故超過三年的老人,才能奉上有封面的袱包。
在村里張家沒有祠堂,都是各家供各家的,每家都有一張大大的牌位,上面全都是自家的祖先。
有的人家很夸張,從一世祖就開始記錄,排位上寫的滿滿的。
從前幾天開始,王芳把家里上周趕集的時候買回來的紙錢跟封紙拿出來開始曬太陽。
所以今天張安一家要開始把曬好的封紙跟紙錢拿過來封包。
封的數量還不少,因為只要是生前是親屬關系的先人都要送,只是直系的燒送的比較多,遠一點的就燒的少一些。
每一年到這個時候,每家每戶都要封幾大籮筐。
很小的時候,張安就被家里的張二爺教著封袱包和寫包。
而封在里面的紙錢就代表自家燒給先人們的錢財,所以很多人擔心自家老人在
等到用封紙把紙錢封好以后,還在正面寫上封文。
光是寫這個,當年的張安可是腦子都差點轉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