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耀有些不解,歪著腦袋好奇的問道。
“小安在洗碓窩了,一哈我們家粑粑拿走你們家這點來沖哈。”
“身體這玩意兒,就跟機器一樣,長時間不用就生銹了,生銹時間長了不就壞了啊。”
李大爺年紀比較大,都快七十了,要讓張安看著他動手,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那時候,飯都吃不飽的年代,大家都是苞谷飯混著米飯吃,有的人家還只能吃苞谷飯。
前幾天嘛,這天還做做樣子假吧一二出了兩天太陽,今天又恢復了原樣。
鍛煉這玩意兒,不能太過度,但也不能缺少,只要保持機體的活性就行了。
到這里,張安就收工了,沒管后面的人家,也包括張安的兩個叔叔家。
這爺倆的父慈子孝的畫面,倒是把周圍的大家給逗笑了。
然后做成直角的形狀,打年糕的時候,直接扛著就往石碓里挖,簡直不要太兇猛。
不清洗一下的話,下一甑的糯米沖出來效果會打些折扣,而且沖起來也費力。
待會提起杵棒可能會不注意給撞到,可疼了。
ap;lt;divcss=ap;ot;advap;ot;ap;gt;“哦,那為什么要打粑粑,它不聽話嗎?”
張安吃了幾塊年糕填了填肚子,然后砍了些蔬菜,還有老朱心心念念的茶葉。
李奶奶倒是不覺得有啥,以前她們這一代人的思想,誰家過年打的年糕多,那就是家里厲害。
李宏斌要蒸糯米的時候,還特地跑過來看張安石碓洗好沒有。
以前李宏斌家里,都是把兩老接到鎮上過年,家里也沒有打年糕的習慣。
還有少數家里沒有年輕人,只有老人在家的情況。
別看這玩意兒長寬高都一米不到,但卻是重的不行,有好幾百斤重。
而且這頓年糕吃了之后,中午就不做飯了,要開始準備年夜飯。
要不是張安家這個石碓夠大,一次還真沖不完,得分兩次。
所以那時候,誰家能打二十斤糯米的年糕,那真是不得了,畢竟能有余糧的人家并不多。
雖然王芳熱情的招呼大家吃年糕,但大多數人都客氣的拒絕,或者是隨便吃上一點。
并不是不好請人,人家被請到的也不會不來,只是讓人家放下手里忙活的事情不是太好。
看到李大爺拿起粑粑棒,想要跟自己一塊兒沖,張安就開口說了句。
他們家就兩個老人跟三個小孫子在家,兒子媳婦全都在外面打工。
真要讓他一直沖到底,今天估計是什么事都干不了了。
“慌哪樣哦,慢慢的搞,反正現在時間還早。”
“李奶奶,你快去端過來,我把這碓給洗一洗。”
雖說是年夜飯,但大家吃的會很早,一般三四點鐘以后,就有人家開始吃年夜飯了。
只有他們吃了之后,自家人才能動手。
這樣的糯米即便蒸熟了,也非常難沖,非常花時間,沖年糕的人可就受罪了。
但這二十斤糯米,石碓都差點裝滿了,沖起來著實看不到頭。
然后還有一些離得比較近,家里沒有石碓的人家。
除了石碓,還有兩根粑粑棒也要拿進來一起泡,待會兒也要清洗。
反正張安已經好些年,都沒有見過過年的時候出太陽了。
那種就要左鄰右舍的年輕人幫忙動手,畢竟也不可能讓安歇六七十的老爺子老太太親自動手。
張安家的打好以后,村口的李大奶奶家就端著甑子過來。
對此,李宏斌直接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