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天,米高梅劇院里,上百位來自媒體、影院經理和影迷的代表齊聚一堂。
正在觀看《通緝令》的北美試映場。
影片還沒加片頭片尾,但氣氛已經火熱。
三樓包廂,剛從歐洲度假回來的莉迪亞有點緊張。
她來回踱步,手都不自覺地捏緊了包帶。
這部片子對她們來說太重要了。
奇跡影業把前兩部電影賺的錢全砸進來了。
成敗在此一舉,關系到她們在家族的地位和話語權。
杜笙懶洋洋地靠在沙發上,看著她來回走動,忍不住說:
“我暈艿,別晃了。”
莉迪亞白了他一眼,稍稍整理了下西裝領口:
“要是這部撲街了,我就只能跟你去東方乞討了。”
杜笙輕笑一聲:
“求之不得啊,我們那邊正缺你們這種名媛小姐。”
銀幕上,槍聲響起,畫面定格在杜笙飾演的角色身上,《通緝令》試映結束。
幾秒鐘后,觀眾席爆發出熱烈掌聲。
后排幾個年輕人甚至直接喊出聲:
“帥炸了!”
“動作戲太猛了!”
“這電影就是爽片天花板!”
除了格倫畢業影業與米高梅的影院負責人,其他影院經理們也紛紛點頭鼓掌。
他們要的就是這種商業味濃、節奏快、特效炸裂、動作精彩的片子,排片肯定不會少。
相比之下,媒體和影評人的反應就顯得冷靜許多。
《好萊塢娛樂》的喀什有些不解:
“杜明明是個有潛力的演員,怎么又接了個靠耍帥打槍的角色?”
坐在旁邊的《洛杉磯新聞》記者格林達卻有不同的看法:
“他演出了主角從一個普通人變成復仇者的轉變過程,演技能打8分以上,在這類電影里算很不錯了。”
喀什點點頭:
“至少比斯嘉麗·約翰遜強多了。
她現在……哎,搞什么不好搞女權斗士。”
格林達想起杜笙說過的一句話:
“演員也是要吃飯的,商業和藝術不是非此即彼。
你看他上部《無間行者》能拿奧斯卡,說明他懂得張弛有度。”
喀什附和道:
“也是,這位亞洲小子野心不少。”
試映結束,普通觀眾交完問卷先離場。
媒體和影評人則被請到隔壁休息室,劇組還貼心準備了伴手禮。
杜笙加入主創團隊,一邊送客一邊寒暄,場面輕松不少。
很快,統計結果出爐。
二十分鐘后,克勞德、米高梅總經理特蕾莎、莉迪亞、導演提莫、杜笙等人齊聚辦公室。
莉迪亞迫不及待地問:
“沒人外泄吧?開始匯報吧。”
索尼代表克勞德拿起報告單:
“普羅大眾平均打分a。”
杜笙點頭:
“不錯,開門紅。”
特蕾莎拿起第二份數據:
“影院經理評分a+!”
莉迪亞眼睛一亮:
“看來我們排片穩了,北美3000家不是問題吧?”
克勞德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