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覺得,這袁紹是真想聯姻,還是另有所圖“
荀彧沉吟道:“袁紹此舉,一為表忠心,二為爭取時間。其女入京為質,朝廷便不好立刻對他用兵。依臣之見,不妨順水推舟,先納其女,再觀后效。“
“文若此言差矣。“王允皺眉反對,“袁紹狼子野心,其女入府恐為其內應,泄露軍機。唐公當以國事為重,莫要中了美人計也。“
王允話音一落,盧植和朱儁等人也紛紛勸說。
在他們看來,正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袁紹這女兒一旦收下去,即便蘇曜沒有被美色迷惑,但言行間難免不會受其影響,滋長朝野間袁紹的勢力。不如當機立斷,拒絕聯姻,不給其滲透的機會。
對此,蘇曜則是不置可否,轉而問道:“那袁氏女是何來歷,品性如何”
蘇曜有此問自然是因為他已經深知,這個時代的聯姻很多時候都是充滿了算計,所謂女兒有時候更多都只是一個名分。
比如大漢和親匈奴,送的就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公主,王允獻給董卓的貂蟬也不過只是個歌姬。
袁紹在歷史上蘇曜并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女兒,此刻對于這個突然冒出來的袁家嫡女,自然也要先打上一個問號。
不過顯然,錦衣衛的已早有準備。
一直敬陪末座的王凌上前一步,匯報道:
“袁氏女名筱語,年方十五,乃袁紹正妻劉氏所出,自幼聰慧過人,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在袁家備受寵愛。此番入京,袁紹不但陪嫁豐厚,還特意派了十二名婢女護衛隨行,顯見重視。“
“哦“蘇曜挑眉,“袁本初倒也舍得。“
他思索片刻,突然問道:“那這袁筱語可有什么特別之處比如與尋常閨秀不同的地方“
王凌微微一愣,頓了頓說:“據探子回報,此女雖養在深閨,但個性鮮明,聽聞要嫁與唐公為妾,曾在府中大鬧一場,后來不知袁紹夫婦如何勸說,方才勉強同意上路。“
“有意思。“蘇曜嘴角微揚,“看來這位袁家小姐,并非袁紹之前說的那般心甘情愿啊。“
荀彧見狀,連忙勸道:“唐公,聯姻之事關乎朝廷體統,若袁氏女心懷怨懟,入府后恐生事端。不如.“
“無妨。“蘇曜擺手打斷,“既然袁本初誠意相送,本公豈能辜負傳令下去,三日后在府中設宴,我要親自見見這位袁小姐。“
見蘇曜主意已定,眾人也不好再勸。
盧植搖了搖頭,只得把精力轉向其他方向:
“袁家女的事情可以放上一放,但南方軍情卻是時間不等人。”
“不管唐公是否要收下袁氏,朝廷都需要盡快決斷是否派兵增員廬江的事宜。”
“兵自是要派的。”
蘇曜走到沙盤前,凝視江淮地形,下令道:
“傳令下去,此戰以云長掛帥,帶張郃、麹義還有高順領一萬衛所軍,移師汝陽,以為策應,同時再命太史慈提督青州與遼東水師,隨時待命。”
“諾!“賈詡躬身領命,立刻開始擬旨。
盧植則憂心道:“唐公,光派衛所駐軍,是否有些不夠萬一“
“盧公放心。“蘇曜胸有成竹,“袁術看似勢大,實則烏合之眾。我衛所駐軍雖不如禁軍精銳,但也是嚴格操演,裝備精良,且有關羽等強將帶領,必不會落于下風。”
“況且,此戰也不是僅我們一家,袁紹既然想當這個急先鋒,那就讓他先去碰碰袁術的鋒芒。若是給他這般支援他都收拾不了袁術,也不配在這亂世稱雄。至于廬江.”
他手指重重按在沙盤上的皖城:“陸康若能堅守待援,自有他的功勞;若守不住.本公也不介意親自去會會這兩兄弟。“
話音一落,蘇曜的語氣變得冰冷而嚴肅:“袁本初不是想跟我演忠臣嗎那就傳詔他,封袁紹討逆大都督,節制江淮諸軍,救援廬江,討伐袁術。告訴他,若此戰能擒殺袁術,本公自會為他向朝廷請功;若敢陽奉陰違,貽誤戰機“
蘇曜冷哼一聲,眼中寒光閃爍:“本公不介意親自南下,將他們袁氏兄弟一并收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