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并不想獨自承擔全部,易中海不愿意傾其所有,他總是有所保留。
但在技術上,他全心投入,每天都與他們共同進退,以此增進感情。
聽到這并非針對何雨柱,閻埠貴心中頓時輕松不少。
廠里的軋鋼廠員工眾多,僅在廠里就有七戶人家,其他人也大多隸屬于廠里的附屬單位,盡管情況不算很好,但還能勉強維持。
“好吧,我同意了。
“閻埠貴點頭同意。
易中海笑道:“好,那就定在明天晚上吧。
“說完,他起身告別。
但閻埠貴并未完全放心,他還得通知何雨柱一家,因為他們的細糧都已經換給了何家。
由于人口眾多,他們家的細糧比別家多,而何雨柱愿意全部換給他們,否則閻埠貴很難找到其他途徑。
此外,何雨柱還額外給了他們一些。
盡管他們家吃得不好,但不至于餓肚子。
閻埠貴在前院照料花草,等待何雨柱一家回來。
今天是周日,何家三人去了文家。
這是常有的事,因為何雨柱帶家人去文家能享受一頓美餐,不用擔心其他人。
另外,大女兒一家和二女兒一家也會來。
文父已退休,兩家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這里。
但也不敢讓他們吃得過好,畢竟孩子們嘴巴沒遮攔,若在學校亂說,麻煩就大了。
今天去文家還有個好消息:文麗懷孕了。
自從進入1960年,何雨柱和文麗就商量好了,可以考慮要孩子。
結婚三年多,現在懷孕,孩子出生正合適。
這時出生的孩子,將來風暴來臨時受影響不會太大,關鍵在于如何教育,何雨柱希望他們能接受高等教育。
因此,兩人一直小心翼翼。
今天在文家宣布這個喜訊后,大家都非常開心。
何雨柱一家回來后,閻埠貴迎上前:“柱子,易中海要號召全院為賈家捐款糧。
“嗯?”何雨柱一愣,“又來了?”
“這次是針對全院,并非單對你,所以我才同意。
但具體情況還需觀察!”閻埠貴也沒有十足把握,畢竟易中海到時候會怎么說還不清楚。
何雨柱點頭道:“行,知道了。
“你可要小心!”閻埠貴提醒道。
“放心吧。
“何雨柱并不擔心,畢竟他有了新理由——妻子懷孕了,怎么可能會拿糧食給別人呢?而且他們家不僅即將添丁進口,何雨水也要高考,營養跟不上的問題也不能忽視。
何雨水學習成績優異,以前由哥哥何雨柱照管,文麗出嫁后,便接手了這個任務。
何雨柱的父親是師范學校的老師,因此何雨水考大學不成問題,盡管可能不是頂尖學校,但她選擇了紡織技術專業,這也是她的自主選擇。
何雨柱不禁回想起劇情,何雨水顯然不是普通的工人,當婁曉娥回家時,她還經常出差,這與工人的生活狀態不符。
考慮到高中同學于海棠的情節,于海棠是1965年前后進入軋鋼廠的,據此推測,她應是學習廣播專業的。
最終,她被分配到軋鋼廠,才有了與楊為民接觸的機會,一切都吻合了。
何雨柱對此感到欣慰,家中能出個大學生是件好事,而且他們家背景特殊,作為三代雇農家庭,屬于無產階級的知識分子,這樣的出身讓他們在社會上有一定優勢。
回到家,何雨柱提醒家人,如果他明天回來晚,就不參加全院大會。
第二天早晨,何雨柱依然早早起來做飯,那次事件后,有人注意到他家的日常,證實確實是他在做飯。
早餐做好后,他會為妻子和妹妹準備飯盒,因為夫妻倆都在上班,妹妹上學,家里時常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