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也是世界上比較少見的不分文學體裁的獎項,不管是詩歌、或者是戲劇,只要作家在某一領域的創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就有可能獲得評委會的認可。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也無需報名和申請,提名入圍者的唯一標準是杰出于持續的文學成就,并且世界上任何國家、使用任何語言創作的在世作家都有資格獲得提名。
設立21年時間,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共誕生了10位獲獎作家。
這些人無不是是歐美文學界聲名遠播的人物,比如朱塞培·翁加雷蒂、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弗朗西斯·蓬熱等。
又因為獲獎者多有在幾年之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情況,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也被歐美文學界不少人視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的前奏,享有「美國諾貝爾獎」的美譽。
今年林朝陽被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提名,蘭登書屋也很意外。
他們從88年才開始將林朝陽的引入美國,最早引進的作品是《楚門的世界》,當時蘭登書屋只是做一個嘗試,誰也沒有想到這部的銷量表現竟出人意料的好。
在發售第5個月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后,連續在榜32周,盡管排名并不算多靠前,但如此長青的表現,著實令蘭登書屋驚喜不已。
時至今日,《楚門的世界》在美國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喜人的36萬5千冊,
為林朝陽帶來了近75萬美元的版稅收益。
在《楚門的世界》熱賣之后,蘭登書屋在去年又引進了《梵高之死》。
跟有電影版影響力加持的《楚門的世界》相比,《梵高之死》在發售之初的表現并不遜色,反而要強出幾分。
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本身描寫的就是19世紀歐洲發生的故事,而且主人公又是美國人都算熟悉的梵高。
別管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那種跟風的文青都很多。
在《梵高之死》出版之后,蘭登書屋專門請了幾位家和評論家為這部寫了書評。
「以亞倫·布什內爾的視角生動的還原了梵高這位放蕩不羈、懷才不遇的畫壇天才波瀾壯闊的一生,使得梵高的形象躍然紙上,讓讀者仿佛身處于梵高所處的那個時代。」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生動的描寫和富有節奏感的敘事,將梵高的故事講述得扣人心弦,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禁為梵高的命運而悲喜交加。
對梵高情感世界的刻畫以及對其藝術創作過程的描述,展現出了高超的文學技巧和深厚的藝術功底,使得這部作品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藝術魅力。」
《梵高之死》的質量不俗,對得起這些獎和評論家的高度評價,也很輕易的便在以文青為主的讀者群體引發了不小的反響,并且隨著時間的推進,這種反響還在不斷擴大。
在發售的第6周,《梵高之死》正式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從去年5月到今年9月,連續68周在榜。
在美國圖書行業,《紐約時報》暢銷榜是個重要的暢銷指數,不管是出版社還是讀者對它都非常信任。
這也就造就了《紐約時報》暢銷榜在圖書行業獨一無二的影響力。
上了榜的作品往往會受到榜單的加持,形成強者恒強的局面。
而且這種「強」隨著在榜時間的延長還會逐漸凝實,變成強大的口碑效應,
形成真正的銷量長虹。
如《梵高之死》這種嚴肅題材的作為虛構類作品,本身就容易醞釀口碑,再加上榜單影響力的加持,也就成就了這部超長的在榜時間。
出版一年多,《梵高之死》的銷量來到了51萬2千冊。
按照蘭登書屋的經驗預估,長達半年多的榜單曝光對《梵高之死》只是開始,這部很有可能成為近幾年以來在美國圖書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外國文學作品。
未來銷量破百萬冊是必然的事,至于最終的銷量能有多少,連蘭登書屋也說不好。
連續兩部作品被引進美國,并且都創造了極為可觀的銷量,讓林朝陽在美國收獲了一定的名聲。
這次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提名,也證明了這一點,林朝陽已經走入了美國主流文學界的視野。
上面這句話是蘆安·瓦爾特對林朝陽說的,他是林朝陽的編輯,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提名消息也是他通知林朝陽的。
「保持冷靜,紐斯塔特獎每一屆都要提名很多人,今年的提名入選者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