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瓊斯這次來香江專門帶了兩位攝影師喬和丹尼,都是常年和他們出版社合作的。
她以前做美食圖書,里面少不了要放些美食圖片,離不開攝影師的工作。
《舌尖上的中國》的調性較之一般的美食圖書高了不少,單純拍美食還不行按照朱迪斯的策劃,她需要林朝陽在這本書里為美國讀者們推薦幾道既符合美國口味,又簡單易學的菜肴,就像他之前展示的拍黃瓜那樣,作為給讀者們的小驚喜。
她甚至為這個欄目專門起了個名字一一林的選擇。
聽朱迪斯·瓊斯說完這個名字,林朝陽一臉嫌棄,「你還不如叫‘跟著林學家常菜’。」
「這個名字也不錯!」
朱迪斯·瓊斯沒聽出林朝陽的挖苦,主要是她以前給那些美食圖書起的名字還不如這個。
「朱迪斯,我始終不理解,你們出版的那種東西為什么會賣的那么好?」林朝陽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朱迪斯·瓊斯笑著說道:「林,你得明白,不是人人都是像你這樣的藝術家!那些美食圖書幫助許多從來沒下過廚的人,實現了飲食自由。」
伸手不打笑臉人,朱迪斯·瓊斯的恭維讓林朝陽也不忍苛責。
「那個欄目就算了,我又不是什么名廚,沒什么給讀者展示的。」林朝陽說朱迪斯·瓊斯本來還很為自己的這個策劃驕傲,沒想到被林朝陽如此不留情的給否了,她倍感失落。
「好吧,那我們明天就去內地。」
喬和丹尼來的任務除了拍攝林朝陽的廚藝,還要循著《舌尖上的中國》文章中的足跡,將那些極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美食都拍上一遍。
朱迪斯·瓊斯策劃美食圖書的一貫特色就是圖文并茂。
這也是林朝陽對那些圖書受歡迎感到不解的原因,明明就是教做菜的工具書,竟然可以賣出上百萬份,他想來想去只能把這事歸結為老美人均手殘。
但這對他來說也是個好事,根據朱迪斯·瓊斯浸淫這行二十多年,她認為《
舌尖上的中國》絕對具有超級暢銷書的潛質,百萬冊只是起步。
畢竟它連載期間就已經受到了數以百萬計的讀者好評。
「太急了吧?你們可以在香江玩兩天,讓我盡個地主之誼。」林朝陽說。
「如果可以的話,我當然想享受一下旅程。不過我們得趁著專欄的熱度還在,趕緊推出這本書。」
見朱迪斯·瓊斯心意已決,林朝陽便沒有再勸,幾人邊說著邊走出機場上了車。
車子一路往半島酒店開去,大高個丹尼看著后視鏡說道:「那輛車好像一直在跟著我們。」
林朝陽瞥了一眼后視鏡,「沒關系,不需要擔心。」
聽他這么說,車上幾人便沒說什么。
等車子到酒店樓下,朱迪斯·瓊斯才注意到不僅是后車,她們前面也有輛車子一同停了下來,車上各自下來了幾個氣質精悍的男人。
這些人看起來動作矯捷,眼神警惕,不時掃視著周邊的情況,又不時放在林朝陽身上。
朱迪斯·瓊斯三人回想剛才在機場時,好像也見過幾人,只是當時并未在意。
看到朱迪斯·瓊斯他們的眼神一直放在幾個保鏢身上,林朝陽笑著解釋道:「香江這里偶爾會發生針對富人的綁架案,所以家里面雇了幾個保鏢。」
原來如此。
「咱們走吧。」林朝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