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快四十了,可燕大還是那個燕大。」
這幾年夫妻倆雖然偶爾也會回燕大,但多是冬日方物寂蓼之際,總是感覺格外蕭瑟。
這陣子校園里春暖花開,冷不丁逛一下心中難免生出感慨來。
「燕大現在變化可大著呢!」林朝陽笑著說道。
從八十年代開始,燕大就開始大興土木,85年之后國家計委更是將燕大基建列入國家重點工程計劃大本之內。
光是重點工程的理科樓群就建了11.3萬平方米,1000余套教工住宅,學生住宅8萬平方米籠統算下來,十幾年時間里,燕大新建的校舍超過了40萬平方米,算上整修的建筑就更多了,許多夫妻二人記憶中的建筑已經消失不見。
兩人一路邊走邊聊,有些學生似乎認出了林朝陽,多數人只是多看了幾眼,沒敢上前打擾,但還是有些膽子大的忍不住湊上前來。
「您是朝陽老師?」
因為早年的工作關系,林朝陽的筆名在燕大很少被人提及,燕大的師友提到他多是以「朝陽」來稱呼,學生們耳濡目染自然也是這樣的稱呼。
86年停職之后他鮮少出現在燕大,這一茬學生對他的印象都停留在電視丶報紙上的形象,一下子見到真人有些不敢確認。
林朝陽微笑著應了一聲,「是我。」
女學生滿臉驚喜,「真沒想到能在學校見到您,我特別喜歡您的小說!
+
「謝謝。」
寒暄兩句,學生遺憾今天出門沒帶書出門,「我前兩天還買了您的《舌尖上的中國》,真沒想到您散文寫的比小說還好!」
女學生崇拜的眼神都快溢出來了,神色之間滿是雀躍。
「過獎了—
林朝陽跟女學生聊了幾句,得知她叫曉白,是個川妹子,燕大88級西語系法語專業的學生。
兩人聊天期間,陸續有學生發現林朝陽,并靠近了過來。
沒一會兒的功夫,林朝陽身邊就聚集了一群學生,熱情洋溢的和他對話交流。
站在原地跟學生們聊了十多分鐘,林朝陽見學生越聚越多,一點沒有散的意思,還有不少學生已經沖回宿舍去拿書,打算要跟林朝陽要個簽名。
他只好說今天是來領榮譽學位的,大家有想要簽名的,可以去大講堂那里找他。
好不容易抽身而出,陶玉書打趣他,「你這回算是衣錦還鄉了!』
「我都衣錦還鄉多少回了,你才知道?」
夫妻倆說著笑話,一路來到學位辦公室,洪子誠和學位委員會主席劉慶峰已經等在這里。
劉慶峰跟林朝陽介紹了一下授予儀式的流程,又閑聊了一陣,幾人便往大講堂走去。
林朝陽的榮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舉辦地點就在大講堂,也就是前些年的大飯廳。
「朝陽,看著這地方親切吧?」來到大講堂門前,洪子誠調侃著問。
不管是大飯廳還是大講堂,林朝陽都在這里參加過不止一次活動,許多舊日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今天的授予儀式,燕大發動了不少學生來參加。
其實不用學校發動,許多學生得知學校將要給林朝陽授予榮譽學位,紛紛踴躍報名來參加儀式。
林朝陽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創作,十多年的時間,作品在國內暢銷數千萬冊。
不夸張的說,現在在燕園學習的這一茬學生們,幾乎是看著林朝陽作品長大的,他在這些學生當中的號召力絕對要比現在那些歌星丶影星強大。